分散投资模式行不通
更新时间:2015-06-02 11:09
【摘要】随着前两次的社保基金投资体制的改革,我国已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而分散投资模式明显不适应当前的投资,它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如果实行省级自行投资的体制,将会产生一个颠覆性的错误,即养老保险这个最大的社会保险项目实现全国统筹就几乎更不可能了,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将以物质的形式予以固化。
早在1991年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初,中央就规定要尽早实现省级统筹。但24年过去了,真正实现省级统筹的省份只有几个直辖市和陕西省。省级统筹难以实现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地方不愿放手社会保险基金是一个重要原因。
建立社会保险省级投资体制无疑会强化早已形成的地方利益,这与实现全国统筹背道而驰。统筹层次低下是导致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质量差并难以根除的主要根源。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已经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例如,虽然2009年发布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的新政,但由于统筹层次低下,事实上地方割据这个痼疾至今仍未彻底解决,这是目前影响全国劳动力大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再如,由于流动人口规模十分庞大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地区间基金支付能力出现严重失衡,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形成恶性循环,公平性问题难以解决。再如,统筹层次低下是导致财政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财政补贴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530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019亿元,1998-2013年财政补贴合计已超过1.8万亿元。重要的是,统筹层次低下导致财政补贴十分低效,截至2013年底,在养老保险基金3万亿元的历年累计余额中,购买国债的仅为54亿元,委托投资595亿元,98%的资产是“静躺”在银行里睡大觉,就全国层面来看,这等于将1.8万亿元“置换”为银行存款。也就是说,财政资金以低息为代价“支持”了国有银行。
此外,地方分散投资还蕴藏很多其他巨大的潜在风险。30多个省各行其是,投资主体的设立将会五花八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难以建立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了也难以解决许多重大问题。比如,谁来决定资产配置?各省收益率的巨大差别和攀比倾向导致的问题如何处理?收益率为负值时将如何面对?利益输送的风险点刹那间将成倍翻番,道德风险将会超过市场风险。地方行政力量控制养老基金将可能增加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和不确定性,等等。
我们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表面看,需要抉择的是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体制的小问题,实际上抉择的是背后碎片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固化问题,进而抉择的是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的社保体系和社保模式的大问题。一旦选择地方投资的模式,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将拖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慧择提示:社保基金投资方式的选择一定要是稳妥的,且适应国情的,相比较而言,还是集中投资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