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规范航运险业迫在眉睫

更新时间:2017-08-28 14:01

  【摘要】近些年来,航运险业一直存在着低端市场竞争过度、高端市场难有突破的现状,而要解决这一现状,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还要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优化市场结构,从而使得航运险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很多险企将上海作为航运险保单出单地;即使是在别的城市承接的保单,有条件的险企也会选择到上海总公司或者航保中心去出单

  四大上市保险公司日前陆续发布2012年年报,中国太保(601601)实现货运险收入15.98亿元,同比增长了4.9%;人保财险的货运险收入同比微降,但保费收入高达38.48亿元。逆势增长的航运险正成为众多保险企业的掘金宝地。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上海,一系列优惠政策引众险企纷至沓来,航运险竞争正酣,航运险三大险种格局分化日趋加剧。

  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船舶风险部项目负责人徐洪霖介绍,航运保险主要包括货运险、船舶险和保赔保险三大类。目前,涉足货运险业务的险企数量最多,竞争最为激烈,发展相对成熟;涉足船舶险的险企数量在10家以内,垄断竞争格局明显;保赔保险的发展十分滞后,真正经营该保险品种的仅有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一家,且规模不大。

  业内专家认为,航运险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改变低端市场竞争过度、高端市场难有突破的现状,还要大力推进产品创新,优化市场结构。

  政策发力 航运险逆势增长

  “近几年船舶运力严重过剩,航运市场低迷,运价持续下降,影响了险企保费收入。但上海的船舶险保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货运险保费保持平稳。”徐洪霖介绍。

  数据证实了上海船舶险的“逆袭”。2009-2012年,上海地区船舶险市场规模从6.8亿元增加到22.62亿元,4年增长了2.32倍;货运险市场规模从11.7亿元增加到13.39亿元,4年增长了14.4%。

  此外,2012年,上海船舶险保费收入占全国船舶险的比例达40.63%,货运险占全国货运险的13.16%。两个险种的市场份额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与上海实施的优惠政策不无关系。”徐洪霖解释说。2009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航运企业等在上海成立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优化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环境,对注册在上海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保险公司入驻上海。2010年底,我国第一家航运保险运营中心——人保财险航保中心正式开业,随后,太平洋产险航保中心、平安产险航保中心相继开业。今年1月,阳光产险、永安保险获批筹建航保中心,这使得在上海专业运营航运保险的企业数将由3家增至5家。

  此外,目前在上海涉足航运险经营的险企总数超过了40家,经营航运保险的专业中介机构有300多家,并拥有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船舶保险公估的公司——上海船舶公估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据了解,由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平安产险“三巨头”牵头的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正在积极筹建中,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协会除了对保险行业进行自律管理和服务,还把培育航运保险市场的发展、培养人才,加强专业信息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列为重要职能。

  不仅如此,税收优惠政策使得很多保险公司将上海作为航运险保单出单地。即使是在别的城市承接的保单,有条件的险企也会选择到上海总公司或者航保中心去出单。也就是说,上海承接了其他城市的部分保险。

  众多险企想分食航运险大蛋糕,使得近年来市场竞争不断升级,三大险种的结构分化格局日趋明显。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货运险的竞争最为激烈,甚至深陷价格战泥沼;船舶险则被几家大公司瓜分;而保赔保险基本上被国外公司占据,国内发展十分滞后。

徐洪霖说,险企承接货运险一般采取预约大保单的方式,即航运企业根据全年的货运计划与险企提前谈好合作,期间所有的船运货物都由该险企承保。

  “货运险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客户资源上,具体的保险条款设计和相关服务相差并不大。”险企能否抢到客户资源,除了看关系铁不铁,还要看费率高低。因此,在产品趋同的情况下,险企间的费率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有恶性竞争存在。

  船舶险尤其是远洋船舶险涉及的标的价值很大,一旦发生赔付将对险企资金带来极大考验,因此一般的险企不敢轻易涉足这个领域。在涉足该领域的几大险企中,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平安产险几乎占据了国内大型国有船企旗下的船舶保险,其他险企主要承接民营船企的船舶,所占市场份额很小。

  保赔保险业务方面,目前国内开展该业务的主体非常少,大多数船东将保赔保险投到了国外机构。“我们选择将保赔保险投给国际上的保赔协会,主要是因为在国内没有选择。”

  一航运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国内仅有中国船东互保协会开展保赔保险业务,理赔和分散风险的能力非常弱,船东也不愿意投保。据统计,即使是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等大型国有运输企业,其保赔保险有80%左右份额投到了国外。

  业内人士透露,保赔保险业务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该业务对一般的险企不具吸引力,极少开展这一业务的险企主要是为了完善产品线,将其当作一项附加服务,吸引航运企业的船舶险和货运险业务。

  这反映出上海的航运险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瓶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系讲师郑庆寰撰文指出,目前,上海航运保险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在低端航运保险市场的过度竞争,而在高端航运保险产品和服务、航运保险中介体系的建立上难有突破。

  慧择提示:面对航运险业存在的产品趋同、资源分布不均、竞争格局不合理、层次单一等种种不良情况,专家建议通过正规途径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