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居民保险观念加强 健康险产品实现突破

更新时间:2017-08-27 21:13
  【摘要】大病保险正在进一步的落实当中,这一过程也是国人观念进步的过程。《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8月30日公布。市场人士认为,《意见》出台对我国长期萎靡的商业健康险行业来说,开启了新的希望之门。
  但中德安联人寿保险公司(中德安联)首席执行官陈良在接受中国证券报我们专访时坦言,目前在中国发展健康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客户都过于重视保险的投资功能而忽略其最根本、最重要的保障功能。上述对保险的误解使得健康险在中低端客户中基本卖不出去,即便卖出去了,在以后的理赔过程中纠纷也很多。
  观念待进步
  梁先生30岁,有社保,2009年投保20万元重疾险,年交保险费5000多元。一年后的夏天,梁先生突然出现头痛症状,CT检查提示“左额叶圆形占位病灶,38mm×34mm”,做手术切除了脑胶质瘤,两天后病理报告确诊“脑胶质瘤(脑癌)”。
  梁先生为治疗,先后住院三次,住院总费用86177元,社保报销35703元,个人自费50474元;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一次性赔付梁先生20万元重疾保险金。健康险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健康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因疾病不能从事正常工作,或因疾病造成残疾或死亡时由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在市场上比较多见的重疾险、防癌险、失能险等都属于健康险。而健康保险按给付方式划分,一般可分为三种,即给付型、报销型和津贴型。
  中德安联首席执行官陈良介绍,作为保障型的健康险往往是消费型的,也就是说,如果投保人花钱买了保险,如果没有发生理赔的话,似乎钱就“打了水漂”。这对于国内投保人而言是个挑战。特别前几年资本市场繁荣,又将大众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向了保险的理财功能,对健康险的购买动力更加不足。
  在国外,健康险在寿险中的占比高达30%;在中国,这个比例不超过10%。尽管如此,从2006年至2010年,商业健康险团险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个险年复合增长率为20%,市场潜力巨大。在国外,健康险大部分通过团险渠道购买,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假如在国内税收优惠能拓展至商业健康保险领域,或许能推动健康险市场的发展。
  “只保死不保病”
  健康险品种长期得不到发展,也有其自身问题。
  几年前,曹女士为自己投保了重大疾病险,保险期限内患病,经三家医院诊断,认为其患有急性心肌梗。曹女士心想刚好有保险,算是不幸中的万幸,随即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但保险公司拒绝给付,因为曹女士的病症不符合其保险条款中关于“心肌梗应同时具备的3项医学指标”的要求。双方闹到了法院。
  早在2006年,6位投保友邦“守护神两全保险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的当事人,向友邦深圳分公司发出《关于解除保险合同并要求返还保险费的函》。其理由是该重疾险对某些疾病的释义违背了基本的医学原则,导致该疾病发生后无法及时得到合理赔付,后来6位投保人又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此诉讼案是国内首例针对保险合同而非实质性理赔的纠纷案,一度引起公众和保监会的关注。该案以和解告终,但该事件对健康险行业的巨大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相关专家告诉中国证券报我们,他的专业是肝脏移植。而在他为病人移植肝脏的20多年时间里,几乎没有病人的手术费用是由保险公司支付的。
  “重疾险只保死不保病”的问题一直是各方诟病的焦点。的确,商业重大疾病保险关于重大疾病的定义确实比较严格,与通常意义上的临床医学定义并不完全一致。保险界专家指出,2007年之前重疾险老条款确实比较苛刻,保死不保病。2007年新规范实施后,重疾险产品保障哪些疾病、患病后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获得赔付等问题一目了然,避免了歧义。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规范对旧保单没有追溯力,旧保单按理还是按照保险合同规定进行理赔。但是,旧条款不符合现状,若被保险人确实患病,可与保险公司协商按新规进行理赔,若协商未果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希望重现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监会正式公布社保重大疾病险的最新政策《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承办方式方面,保险支付不低于50%.
  《意见》指出,地方政府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报销范围、最低补偿比例,以及就医、结算管理等基本政策要求,并通过政府招标选定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符合基本准入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自愿参加投标,中标后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的保费收入,按现行规定免征营业税。
  无论对投保人还是保险公司,《意见》的出台都意味着新的希望。
  中德安联首席执行官陈良告诉我们,除了重疾险,在国内,健康险中的失能保险、养老险中的护理保险等产品都有很大的缺口。在国外,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失能险)已经非常成熟。如果公司给员工投保了短期(6个月左右)或长期(保障至65岁)失能保险,一旦员工发生意外导致失能状况发生,公司在承担1-2周的相关护理费用后,将由保险公司来接管。这一整套的流程非常专业,既能满足员工的保障需求,对于公司来说,也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在美国,保障额度最高可达到100万美元。
  慧择提示:保险观念的进步是中国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1%.为此,这将进一步刺激中国居民在养老、护理方面的保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