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日,银保监办下发《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
当下销售火热的百万医疗也在整改之列:
第二十四条,费用补偿性医疗保险,为追求营销噱头,在严重缺乏经验数据、定价基础的情况下,盲目设定高额给付限额,并在短期健康保险中引入“终身给付限额”“连续投保”等长期保险概念,夸大产品功能,扰乱市场秩序。
而支付宝联合人保健康新进推出的好医保长期医疗,最大亮点是一旦投保,保证续保6年。
更让人我们惊讶的,是合同承诺——
一个保证续保周期结束之后,若产品停售,你可以无缝购买同一公司的其它医疗险。
无需重新健康告知,无需等待期。
据说好医保长期医疗目前还在灰度测试,5月10号才会全面开放。
明星产品碰上强监管,好戏不会少。借此,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医疗险的续保问题。
行业现状是,虽然保险公司竭力宣传自家是“保证续保”,但事实上,目前的医疗险都不支持终身保证续保。
所谓的“保证续保”,并非我们单纯理解的“可连续投保”,更关键的,是要求费率和保障责任长期维持不变。
看下《健康险管理办法》中的定义
“保证续保条款是指,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
也就是说,可连续投保、费率不变、责任不变三者同时满足的续保,才是真正的保证续保。第一年约定200元,第二年续保却收300元,就不是保证续保。
为何大家都做不到?两点原因
一、保监会觉得风险太大,不允许短期险保证续保(税优健康险除外)
像永安保险旗下的中端医疗险乐健一生在2016年刚上市时,条款写明是保证续保的,但没卖多久,就被保监会紧急叫停。
二、保险公司出于风控的考虑,也不会去做这种傻事。
为啥风险高?
一是用户的年龄年年增长,健康风险随之逐渐提高,理赔发生概率及成本会上升,人社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5%以上的医保费用支出用在25%的退休参保人员身上; 二是医疗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而更先进的治疗手段,往往在推向市场的前几年至十几年内会很贵; 三是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也不可忽视。
综上,你让几百块就能保上百万保额的医疗险,像重疾险一样,承诺几十年保费不变,那保险公司赔穿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就连医保,国家公共福利,其费率也会因为医疗通胀风险而上涨。
因此,让用户合理地多付出一些成本,获取更确定的续保权利,进而保障整个产品的生命力,才是正解。
既然费率无法承诺不变化,那在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
目前的医疗险,尤其是百万医疗险,保什么、不保什么,各家都差不多,而且一家迭代升级,总有几家会马上跟进。
那给出更有吸引力的“继续承保”条件,就成了不少公司差异化竞争的武器。
都有哪些常见的续保条款呢?
我们简单整理了一个表格,包括相应的代表性产品,供大家参考
下面结合表格,分项阐述。
1、税优健康险
税优健康险最大的特点,是带有极强的政策福利性质。
像保证续保,是因为保监会强制规定“税优健康险必须保证续保。”
而目前在售的税优健康险大多保一年。
一年期满后,除特别申请退保及约定情况,保险公司将自动无条件为投保人续保,不会因为被保人健康状况发生变化而拒绝续保。
以民生惠康保个人税优健康保险A款(万能型)为例
可以看到,条款很明确写明了“保证续保”。
遗憾的是,包括民生惠康保在内的大部分税优健康险只保障到法定退休年龄,部分产品可保证续保至75周岁。
此外,条款还提到
“保险公司每年可根据保监会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变更保险产品,但需经保监会审批。投保人同意产品变更的,本公司按变更后的产品续保;投保人不同意产品变更的,视为投保人自动放弃续保的权利。”
也就是说,经保监会同意,保险公司可以调整费率和产品责任。
那还值得买吗?
我们的建议是,有较严重既往症,无法买传统商业保险的,可以考虑。
具体可参考我们的分析
一文读懂可抵税、保证续保的税优健康险
2、固定时间内保证续保
保险公司设计这类产品的依据是,《健康险管理办法》对“长期健康保险”的规定
长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超过一年或者保险期间虽不超过一年但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
长期医疗险以及采用“1年期产品+N年保证续保期间”形态的产品,无疑是符合要求的。
a. 长期医疗险
复星乐享一生就采用了长期险的设计,保障5年,5年内按约定的费率及责任承担保障,用户无需担心产品涨价或停售。
而5年合同期满时,若申请续保,无等待期、不用再健康告知。
但合同同样写的很清楚:如果被保人超过80周岁,或本合同统一停售,则不再接受续保。
b.1年期产品+N年保证续保期间
产品依旧是一款一年期保险,优势是约定年度内保证续保。
也就是说,每年期满时可以继续以约定好的费率和责任继续投保。
好医保长期医疗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6年后产品停售,那可以无等待期,不用健康告知直接去买人保健康其他产品。在目前的百万医疗险续保条款中无疑很有竞争力。
但我们要提醒大家,6年一个续保周期,很多人误以为跟乐享一生一样,每年交的保费是一致的,实际情况是,人保健康是按约定好的费率表依年龄变化收取保费,只是不会整体再涨价。
许多小伙伴向我们反馈的“为什么好医保长期医疗第二年交的保费比第一年要多”,原因就在这。
套路蛮深。
至于恒大人寿附加尊享安康,同样是一款一年期产品,五年保证续保。
不太友好的是,五年后,保险公司会重新审核被保险人是否符合续保条件,保险公司同意则可以重新续保。
此外,投保有前提条件:必须捆绑购买恒大人寿的长期重疾险、年金险等。
其弊端在于:若主险撤销、解除、期满、终止,那附加险也会终止,再谈保证续保无意义。
并不建议大家买恒大这款。
3、可连续投保、不保证费率、停售可续
两款代表性产品,华夏医保通、泰康健康尊享C款,都需要和保险公司相应的长期重疾险、年金险、两全险等捆绑销售。
最大的亮点是停售依然可以续保。
以医保通为例说明
要提醒两点
1)虽和长期险绑定,但华夏医保通、泰康健康尊享依然是一款一年期产品,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费率。
只不过,这种调整是群体性的,包括所有被保人或同一投保年龄的所有被保人。而不会针对单个被保险人。
2)续保有条件
4、可连续投保、不保证费率、停售不可续
以百万医疗险为代表,比如尊享e生、平安e生保。
在续保条件上,基本都会承诺不因被保人健康状况变化或历史理赔记录而拒绝续保。
然后都保留了依据实际情况,群体性调整费率及责任免除范围的权利。
不能续保的情况也在条款里介绍得比较明白,包括
1、超过最高续保年龄,比如超过99周岁
2、产品停售
3、被保人身故
4、赔付已达到终身赔付额
5、因其他情况导致的
以尊享e生为例
这类续保条款,算是医疗险中最常见的续保条款了。我们认为,续保无需二次审核、不需要重新健康告知,而且上一年度无论是住院理赔了、罹患疾病了,保险公司都不会拒绝投保人续保,也不会针对个人单独进行费率调整,已经挺人性化了,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有人想问了,尊享e生、平安e生保、微医保等有没有可能跟进人保健康版好医保,将产品形态调整为“1年期产品+N年保证续保期间”?
我们的答案是:平安e生保有可能,其余2款不太可能。
因为尊享e生、微医保背后的承保公司,分别为众安在线和泰康在线,两家都是财产险公司,只能推短期险产品,而平安e生保背后是平安健康,可以推长期险。
那平安e生保会跟进吗?
“精算师Sam”根据平安年报推算,2017年全年平安e生保大概卖了20亿。这么大的客群,加上理赔经验的积累,平安健康是有可能推出定期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的。
当然需要背后的再保险公司点头同意才行。
5、不保证能继续投保、费率及产品责任
这类比较有趣,代表产品堪称两个极端:一个低端医疗险、一个高端医疗险。
高端医疗险不保证续保,不难理解,本来买得起也就少部分高净值人群,客户要靠抢,保额普遍又高——通常百万起(去特需部、国际部看病,保额必须高才行),还不设免赔额,那处理几个大额理赔,保险公司可能就直接赔穿了。
所以投保、续保都严格,挺正常。
像永安乐健一生,条款就清楚写明了,续保时有权根据每一个被保人的风险情况,来调整费率。也就是说,有可能加价。
而招商信诺寰球至尊D款,续保时费率和承保条件都会调整,即加费、除外责任、拒保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实际执行会不会真这么严格?就我们的经验看,保险公司会结合历史理赔数据来综合权衡。
我们也说过,卖得贵的,比卖的便宜的,通融度会更高。简单说,卖得贵的,比如一年保费好几万的,在设计时,可能就已经计算了逆选择风险,只要把握好尺度,可以做到不赔穿。
这意味着,为保证必要的投保基数——基数太少,保险公司也难盈利,保险公司有可能“放水”。
如何判断保司会不会放水呢?只能多家投保,多家去试……
以上就是医疗险常见的续保情况,我们在整理时最大的感受是:没有完美的产品。
要让保险公司在保障责任、费率、续保、产品生命力之间做平衡,真的蛮难。原因我们在前面解释过。
有人就开始担心,产品都可能停售,那我要不要买呢?或者考虑下华夏医保通这类停售也可续保的?
我们的结论是:没有必要为了保证续保,而放弃保障责任和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甚至因噎废食,直接不买。
买保险就是买保障,保障不够,谈续保意义何在?而不买,直接将自己暴露风险中,就更不明智,谁能保证自己不生病、不住院?
况且,产品停售也没那么容易。
停售无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产品真的赔穿了,越卖就赔得越多,此时保险公司必须停售及时止损;
二是有了更好的替代产品,旧的自然“功成身退”。
你让我们预测那种可能性更高?
我们还真回答不了。
首先保险公司都保留了调整费率的权利,那停售前,通过涨价,也能续命一段时间。
此外,调整健康告知、核保的宽严程度,调低最高可投保及续保年龄,也能对被保人做进一步的筛选,降低理赔率及理赔成本。
实在不行,还可提高免赔额,比如从1万增到2万,因为理赔门槛高了,保险公司的成本也能降下来。
总之,距离停售前,保险公司自救的方法并不少。
不过,就涨价这块,监管有可能对保险公司做出限制。
去年11月15日,保监会发布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有这样一条:
将进一步规范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由过去的机构上报、监管审批,转变为划定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这条“监管红线”。
这对保险公司有啥影响呢?
业内的看法是,一旦30%的费率浮动上限确定,那目前百万医疗险的续保成本将大幅提高——
假设消费者投保了一款一年期的健康险产品,将来无论发生任何变故(保险条款中特别注明的除外),未来这个消费者再来续保的价格都不得超过基准费率的1.3倍。
以尊享e生为例,30岁有医保的男性,保费为296元,1.3倍,也就是384.8元,不算高。
这种情况下,假设保障责任差不多,那谁先兜不住,率先涨价,谁就吃亏。
据业内不完全统计,目前推出“百万医疗险”这类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公司约有35家,消费者的选择面并不算窄,对应的用户粘度也就差一点——你涨价,那我用脚投票,直接去买别家的。
没有客户,保险公司哪来的盈利?能不能支撑不下去,就有点说不清了。
所以,选一款核保严格、销售规模大的产品,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核保严格,非标体不容易通过告知,赔付率相对低,停售的风险也就相对小。
反之核保宽松,理赔几率大大提高,因为大家交的保费都在一个“池子”里,非标体赔的多,对健康的投保人就不公平,产品的稳定性,包括费率调整、停售风险,也有影响。
我们并不推荐大家买好医保长期医疗,就是考虑其健告过于宽松——
大部分健康险都会询问的“结节、息肉、囊肿”等,它都不问,只问“癌症”。问题是,能有几个人清楚结节、息肉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在无人工核保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吸引许多非标体来投保,我们真担心,几年后面对海量的理赔,保险公司将如何善后?
至于销售规模大,至少反映公司的经营能力、服务能力不错,其次产品也不差,不然用户会用脚投票。
一旦有了稳定的客群,保险公司为了做好留存,也会不断更新升级产品,停售风险就小了。
尤其是那些将百万医疗险作为主打产品的公司,一旦停售就等于自断“现金牛”,除非开发出了更好的替代品。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要理性看待续保问题了吧。
“不保证续保并不可怕,反而保险公司有良好的风控,能够控制保费和理赔成本增长的幅度,做到长久经营,并且提供市场确实需要的优秀服务才更关键。
陷入续保的黑洞去寻找产品,我们认为,他们的问题并不是一款保险能解决的,更需要的其实是赚钱的技能——只有自己才愿意不计成本地对自己负责到底!
最后,分享下我们认为挑选一款好的医疗险的几个标准:
1、先看保障责任是否全面;
2、若保障责任相差不大,就看谁价格更合理,续保条件更有利(明确写明不续保情况或可续保条件优先考虑);
3、产品的市场稳定性也很重要,这就与保险公司实力、产品销量、该产品对保险公司的重要性等息息相关。
如果非要我们推荐一款,推荐你看这篇测评:
不要再问我百万医疗险怎么选了,自己看!
好易保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038 浏览
限时放宽!给父母买长相安长期医疗险,免体检和人工核保啦!
慧择小马老师|857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0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