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限地价、保障房尝试新模式

更新时间:2011-12-01 14:55

  慧择保险网 华泰保险官方指定合作伙伴!
  【摘要】在今年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的主导思想下,各地保障房用地的计划供应量都占到相当大的比例。然而,光有供地计划还不行,如何将保障房用地推向市场、让开发商乐于接受,同时有序增加商品住宅用地、且保持地价平稳,是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乡城管执法的日常工作具体由镇乡政府负责管理,由于原集士港镇执法中队在此期间正好面临集士港镇的机构改革,被归并到6月份才挂牌的集士港综合执法局;此外,界定这幢大楼违法需要一个过程,且因这幢楼涉及两个违法,一是土地违法,二是规划违法,又需考虑所在镇乡的城镇规划及布局等,所以处理较复杂,耽误了一段时间。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2011年的供地计划,今年保障性住房用地和商品住宅用地都将大幅增加。在国家力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当前,各地政府开始尝试一种新的供地模式——“限地价、竞保障房面积”。不过,由于资金链吃紧、拿地规模有所收缩,即便是土地市场供应量有所增加,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开发商仍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根据计划,2011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继续大幅增加,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21.80万公顷。其中,计划供应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7.74万公顷,占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的35.5%;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14.05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51%,是2005-2008年各类住宅用地平均供应量(5.4万公顷)的2.6倍。
  在今年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的主导思想下,各地保障房用地的计划供应量都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新疆、青海、北京等地今年保障房的计划供应量均占到今年总供应量的50%以上,而湖南、吉林、山西、湖北等地保障房供应的增幅居全国前列,尤其是湖南,计划今年的供应量比去年实际供应量增加3倍多。 然而,光有供地计划还不行,如何将保障房用地推向市场、让开发商乐于接受,同时有序增加商品住宅用地、且保持地价平稳,是当前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巨大的保障房建设规模压力下,各地土地出让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继北京之后,近期全国范围内已有多个城市率先开始对土地出让方式进行改革,普遍的做法是效仿北京,在普通商品房建设用地供应中采用“限地价、竞保障房面积”的出让方式。“限地价、竞保障房面积”,即国土部门事先针对出让地块设置价格上限,当企业竞价达到上限价格时即停止竞价。在此价格基础上,竞买人转为现场投报配建保障性住房面积,投报面积多者胜出。早在2010年11月份,北京就曾以此方式推出过一块居住用地。
  不过,作为一种全新的土地出让方式,目前开发商对此模式保持谨慎观望。石家庄的首宗配建保障房地块,由于投标者人数不足最终流标。广州市首块配建保障房地块也遇冷,最终保利地产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拿地。杭州市5月推出的两宗配建保障房地块,也没有吸引到大型房企参与。很多开发商都表现出收缩拿地规模的信号,尤其是大型房企,除了要保持一定的土地储备量而进行的被动拿地之外,扩张式的拿地已非常少见。“倒是一些民间资本和中小房企近期委托我们寻求地块的比较多,在土地市场热的时候小企业很难与财大气粗的大房企竞争,目前是比较好的入市机会。”李敏珠表示。
  而“限地价、竞保障房面积”这种出让方式,实际上就是把土地成本转化为增加建设保障房,也可以看作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一项政策优惠。李敏珠认为,该方式作为招拍挂过程中的一个附加条件,具备可操作性。在国家力推保障房建设的当前,此方式不仅能有效避免地价过高、“地王”频出,同时将开发商对土地的竞争力转移到对保障性住房的配建上,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各地艰巨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巨大、同时土地财政的顽疾短时期内又无法根治的情况下,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会采用“限地价、竞保障房面积”这种新型的土地出让方式。
  确保工程质量,无论对参与建设的企业还是各级政府而言都至关重要。对企业来说,参建保障房尽管利润不高,但不管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还是为了获得稳定收入,确保工程质量都是必须的,否则一旦出现问题,何谈企业形象?对于各级政府而言,保障房建设作为政府主导的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
  慧择提示: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定要做好准备。

产品名称:阳光真心128重疾保障计划
推荐指数:
1、保障至70周岁,使中老年疾病高发期获得全面保障
2、高额返还,最多可返还已交保费的128%
3、重疾身故双重保障
4、少儿、成人专属保障病重,伴随成长自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