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影子股”显现 成为资本追逐热点

更新时间:2015-01-21 11:30
  【摘要】在投资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参股非上市险企,影响保险公司业绩变动及股价。自此,“保险影子股”显现,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天茂集团大涨背后
  在“1·19”股市大跌中,刚宣布控股国华人寿的天茂集团显得鹤立鸡群,不仅二度封涨停,昨日,天茂集团复牌后第三次涨停,每股价格达5.46元,创下2011年4月以来的新高价。目前天茂集团动态市盈率为37.78倍。
  对此走势,市场人士除了认为天茂集团停牌近3个月需要“补涨”外,转型成为“保险股”也是重要原因。
  对此暴涨,业内人士表示,天茂集团新发布的重组方案是重要原因之一:天茂集团将募集资金不超过98.5亿元,其中72.37亿元用于收购国华人寿43.86%。而通过控股国华人寿,天茂集团赶上这波金融股牛市快车。
  自从2007年设立以来,国华人寿共经历了8次增资,作为发起人股东的天茂集团只参与了前5次增资,从2012年9月之后就并未再参与增资,甚至还一度卖掉部分股权。2012年,天茂集团以1.8元/股的价格将1.05亿股国华人寿转让给海南凯益,该笔交易为天茂集团取得投资收益1.4亿元。天茂集团称,该交易是为了“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避免公司连续亏损”。
  2014年4月,本身财务吃紧的天茂集团判断“国华人寿短期内经营情况难以扭转”,决定出售持有的国华人寿全部股权,在荆门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1.95亿股股权,挂牌期满后与上海博永伦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为2.54亿元,以此计算,天茂集团本次出售的国华人寿价格为1.3元/股。
  天茂集团不久后就迅速改变此前观点,在卖出国华人寿股权一事上“反悔”,决定不再执行与上海博永伦的股权转让合同。不但不卖,还要通过定增募来的72.37亿元收购上海日兴康、上海合邦及上海汉晟信持有的国华人寿43.86%的股权,实现对国华人寿的控股。
  据计算,天茂集团本次收购价格为5.89元/股,大大超过此前卖出价1.8元/股,以及不久前挂牌转让价1.3元/股。对于这一罕见的“低卖高买”操作,天茂集团解释,一个是由于2014年5月以来保险业出台了包括“新国十条”在内的多项重要政策,“为保险业的发展打开了巨大空间”,另一个则是国华人寿三季度以来业绩大幅提升,“未来持续盈利的前景良好”。

  保险影子股扫描
  事实上,A股市场上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和天茂集团一样参股了非上市险企。其中,部分上市公司更是直接受到险企业绩变动而影响股价,可谓“保险影子股”。
  2014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A股中共有62家上市公司参股了38家非上市保险公司,其中有18家上市公司对单一险企的持股比例在10%以上,除去上市银行的持股外,持有保险公司股权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包括:中水渔业持有华农财险22%股权,中科英华持有中融人寿保险20%股权,以及新湖中宝持有锦泰财险18.18%股权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2014年12月9日发布的公告,新湖中宝将向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成都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集团各转让1亿股锦泰财险股份,转让价款合计2.7亿元。
  尽管持有非上市险企股权的上市公司众多,但这些险企大多属于中小规模,相当一部分还没走出亏损期。以2013年为例,当时全行业138家险企中有61家出现亏损,亏损面高达44%,其中,新湖中宝参股的锦泰财险2013年亏损4786.36万元,雅戈尔参股的浙商财险亏损5521.54万元,中联重科参股的吉祥人寿更是亏损1.32亿元。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寿险公司往往需要6年~7年时间才能回收成本,财产险也要2年~3年时间,忍受较长的亏损期是参股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但是,由于去年三季度以来的股债双牛行情,部分非上市险企的盈利水平或有明显改善。以国华人寿为例,该公司在2011年~2013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13年亏损约2亿元。而去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也只有4431万元,而2014年全年业绩大幅好转,实现净利润14.27亿元,创下该公司创立以来的最好水平,这意味着国华人寿在去年下半年净赚约13.8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英华由于持有险企股权比例大,业绩容易受参股的中融人寿影响,中科英华是较为典型的“保险影子股”之一。2013年年报显示,中融人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亿元,而中科英华同期净利润只有146.66万元,该部分权益作为长期投资在2013年为中科英华带来了2572万元的进账。此外,2014年前三季,中科英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28.38万元。
  有证券分析人士说,保险公司盈利周期较长,如寿险企业通常要7到8年,加上这些上市公司参股的保险公司体量较小,保险公司业绩成为上市公司支柱还需要很长时间。

  慧择提示:近日,天茂集团复牌后,保险股出现暴涨,开始大力参股非上市险企。在资本市场上,“保险影子股”逐渐浮出水面,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但板块效应尚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