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医保卡变成购物卡谁的错

更新时间:2013-05-10 13:14
  【摘要】医保卡里的钱主要是用于医疗费用,但是现在的很多医保定点药房货架上出现很多日常用品,这样一来,有些人便会将医保卡当购物卡使用。这种行为看似参保者得到了实惠,实则损害了自身的医疗保障,这种违规行为更是对公共医保资源的挤占和破坏,对医保制度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医保卡成购物卡代划卡现象普遍
  近日来到位于石家庄市青园街上的一家医保定点药店。正对大门的柜台上摆放着诸如蜂蜜、山楂、枸杞、金银花、菊花茶等非药品。店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非药品都可以使用医保卡消费。“很多市民都用医保卡来买像洗脚盆、茶叶这类商品,我们卖出去太多了。”

  当询问能否用省医保卡消费时,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使用,只不过需要稍等一会儿去附近的省医保定点药店进行刷卡。”记者对此表示疑问,这位工作人员便解释道,“这家省医保定点药店的工作人员也经常到我们这里刷市医保卡,所以我们也可以去他们那里刷省医保卡,这是件互利互惠的事情。”

  随即表示要购买一包单价为14.4元的山楂。这位工作人员拿着省医保卡,出门约10分钟后回来,带回一张机打的单子“河北省省直职工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药费收据”。收据内容为“西药14元、中成药0.4元;茶碱2盒0 .1克*24片共计14元、关节止痛膏1袋2贴共计0.4元”。

  之后又走访了石家庄多家药店,发现情况类似,不少药店均可使用医保卡消费红枣、蜂蜜、糖果、足浴盆、洗发水、牙膏等非药品,并且可以“代划卡”。

  采访了一些市民,很多人有过类似经历,并认为卡里的钱都是自己的,不用也取不出来,用它买些生活用品也挺好。据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也较为普遍。

  利益驱动、监管不力医保基金流失
  河北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佩茹表示,造成医保卡变成购物卡的原因除了参保人员对医保卡认识不清,错误认为卡里的钱都是个人的,只顾眼前小实惠之外,一些药店则妄想在医疗保险这块“大蛋糕”上多分得一杯羹,不顾国家有关规定违规操作,而且此行为屡禁不止。

  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因为有关部门对医保资金使用缺乏有力监督,才让药店钻了空子。这一方面导致了宝贵的医保基金流失;另一方面,对群众自身的医疗保障也产生不良影响。

  据张佩茹介绍,医保个人账户是由个人缴纳费用和单位缴纳费用组成的,这是国家给予市民的医疗福利,如果没有用在治病上,而用于其他消费,是对集体利益的损害。

  石家庄市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实中还有一些人平时将个人账户用于其他用途,当患病时,个人账户却无钱可支,他们就会想办法住院。住院需要用统筹基金,这样就对整体的医保基金带来风险,影响医保制度的平稳运作。

  与有限的医保资金被浪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应对医保资金不够用的情况,一些医院曾提出,当期医保资金用完后,不准接收新的医保病人,哪个科室接收,由哪个科室承担病人的医疗费用,一些病人由此因“床位紧张”遭遇拒收。

  分析人士指出,政府加大投入是新医改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怎样用刚性措施保证医保资金不被药店和医院的违规行为蚀空至关重要。否则,堵不住侵蚀医保的黑洞,即使国家加大了投入,恐怕也还是会“蒸发”掉,无法真正惠及百姓。

  药店违规“躲猫猫”监管难度增大
  采访了解到,坚决杜绝医保卡变成购物卡等违规行为已十分迫切,但监管面临较大困难。突出表现为,如果不能当场发现违规行为并拿到充分证据,就不好查处违规药店,但及时取证难度较大。

  据介绍,河北省医保定点药房有200多家,监管人员只有8个人,且这些人同时还要监督100多家医院。石家庄市有550多家市医保定点药店,专门负责药店监督检查的科室仅有5个人。

  河北省医疗保险中心医保监管人员马书领说:“我们查处一家药店之后,其他药店闻风就纷纷收敛。但过一段时间,就又死灰复燃了,就跟"躲猫猫"似的,屡禁不止。而且,虽然消费者购买的是非药品类,但药店打印给消费者的明细仍然会使用药品的名称代替,目前 还 没 有 什 么 先 进 手 段 可 以 及 时 取证。”

  张佩茹建议,要从根本上杜绝药店违规刷卡行为,就得从制度上堵住药店变“超市”的漏洞,规定药店只能卖药。同时,建立一支专业的监管稽查队伍,加重药店违规行为的成本,并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树立“医保卡里的钱是我看病的钱,而不是我的钱”的观念。

  慧择提示:医保卡当成购物卡来用,这不仅损害了参保者的医疗保障利益,同时也破坏了医疗保险制度本身。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药店货架上提供生活用品,还与医保卡的功能太过单一有关,建议将医保卡的功能拓展到医疗保健领域,使医保不仅要在生病之后给予补偿,更要在生病之前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