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青岛大力推广医疗护理保险 使更多失能老人收益

更新时间:2013-01-29 15:59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老年人口不断增多,护理保险在我国市场大受欢迎。护理保险的目的在于降低福利性支出,减轻医疗保险的压力,同时有效遏制医疗护理资源的浪费、为有护理需求的人提供了专业化的稳定的护理服务。专家表示,护理保险制度实施让失能老人更有尊严。

  日前,青岛市财政筹集了3亿元资金对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给予补助,用人单位和个人不需另行缴费。据悉,去年7月起,重症老年患者可在全市二级和三级医院“养老”,养老护理和医疗护理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让失能老人更有尊严地生活,也让不少家有老人的市民心里踏实了。

  老人病房养老,儿女更省心
  在市南区人民医院六楼的医疗专护病房,护士刘晓玲正在给83岁的于秀珍喂饭。饭菜有荤有素,已经用打碎机打成糊状,怕老人烫着,刘晓玲先是用手给勺子里的食物扇扇风,再将勺子送到老人嘴边。
  看到护士如此细心地照料老人,旁边一位患者家属连连点头:“这些护士真细心,把老人送过来,我们彻底放心了。”
  我们了解到,医疗专护病房里有36名老人,这些老人基本都失去了自理能力,连身都不能自己翻。“这些老人就算住在家里,身边也离不开人,但是他们的儿女也都五六十岁了,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照顾老人。”医疗专护病房护士长汲芳说,如今病房承担了照顾这些老人的任务,老人们的儿女只需要每天或者隔三差五来看看老人就可以了,确实让家属省了不少心。

  对待老人像孩子,病房温馨又专业
  “这里不像病房,更像一家养老院。”前来看望老人的赵女士说,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老人不仅能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还能享受到养老院般温馨舒适的氛围。医疗专护病房的护士们不仅要每隔两小时为老人翻一次身,还要负责把老人的饭菜用打碎机打成糊状,喂给老人吃。每周一和周四,护士们还要为老人协助排便,每周二则要为老人洗澡、洗头、剪指甲等,而这所有的工作,都要在病床上完成。
  “这位老人送过来的时候,背部的褥疮都溃烂了,骨头都露出来了。”汲芳指着82岁的周绍华告诉我们,老人几乎已经不能动弹,如果在家里养老,家人很难保证每两小时为老人翻一次身,所以老人身上才会生出褥疮,而在医疗专护病房则不必担心这些问题,每一位护士对待老人都像呵护孩子那般细心、耐心,并且他们还有家属不具备的专业护理技能。

  推行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政府补助三亿元
  市南区人民医院是去年7月份开始作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试点医院的,截至目前,已经出院131人次,正在住院的有36人。医院扩大规模后,医疗专护病房已从12个增加至17个,床位也从28个增加至47个。今年7月1日起,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老年医疗护理制度建设的空白。包括市南区人民医院在内的9家医疗机构可承担医疗专护业务,市南区老年爱心护理院等27家单位可承担长期医疗护理业务,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39家医疗机构可承担居家医疗护理照料业务。
  2012年9月,青岛市财政筹集了3亿元资金对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给予补助,用人单位和个人不需另行缴费。入住定点服务机构接受医疗护理,居家接受医疗护理照料的参保人,发生的医疗护理费,由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基金支付96%;在定点医院接受医疗专护发生的医疗护理费,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基金暂定支付90%。不再设立起付标准。

  慧择提示:小编认为,青岛市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将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减轻了儿女的负担,有效完善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