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年国务院接连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健康险正迎来密集的政策红利期。太保安联将布局大数据管理式医疗模式,来抓住政策红利,实现跨越式成长。
太保安联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培坚在近日举行的2017亚太健康险峰会间隙接受媒体人采访时表示,未来中国健康险产业发展将呈现两大态势,一是健康生态合作方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二是健康险企业将协同拉动健康管理行业共同发展。
他强调,这两大态势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支持。当前很多健康险公司都在积极布局“保险+科技+健康管理”战略,进而形成融合健康险+医疗+健康管理的新业态。就健康险产业发展角度而言,未来的保险+科技+健康管理模式将会以保险为平台,整合一系列医疗与大健康领域服务,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覆盖全生命产业链的健康服务体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应用,这个生态链合作方的融合趋势愈加明显。”孙培坚告诉媒体人。
也有业内人士却指出,由于保险+科技+健康管理模式涉及医院、健康管理机构、保险公司等不同类型机构的业务融合,保险公司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以险企为主导,实现客户、医疗机构、险企等多方共赢的局面,绝非易事。究其原因,健康险相比传统保险业务板块而言,盈利模式尚未定型,市场主体尚在探索过程,导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导致健康险产品过度同质化竞争,令保险+科技+健康管理的利润空间与客户体验极易遭遇瓶颈期。
艾瑞报告也指出,未来健康险种要避免同质化产品竞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依托大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分析的场景性险种的开发。但中国数据共享远没有踏进大数据运作的理想地步。要解决这些问题,健康险企业需通过对上下游产业的投资、收购,完成对健康产业的闭环服务。
孙培坚则认为,中国保险+科技+健康管理模式的发展,不妨借鉴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美国商业健康险形成了管理式医疗模式,即商业保险机构作为最大的支付方和人群流量优势方,逐步主导医疗资源的分配;在德国,险企直接投资或战略合作上游服务企业,包括医院、诊所、健康管理公司、护理和养老机构等,有效实施风险管控(包括降低过度医疗等费用),提升多元化盈利能力。
在他看来,中国式保险+科技+健康管理模式发展的一大优势,恰恰在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崛起,让健康险公司能更多借助数字化手段升级客户服务,探索更方便快捷的新型健康险运营模式。
今年8月,太保安联发布的“U享赔”服务通过医疗数据直连,尝试快速获取医疗机构的就诊支付数据,以此作为提升用户体验的主要手段。
此外,太保安联还在保险支付环节启动深入务实的研发,尝试对医保、商保和个人支付进行有机融合。未来的规划蓝图中,商保公司继续通过和医疗科技公司、公立医疗机构的深度跨界合作,发挥各方角色的优势和强项,提高各方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势互补,促进服务业态形成闭环。
“可以预见的是,管理式医疗将成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最终发展目标。商业保险与医疗产业深度融合,将打通医疗健康数据与医疗健康服务路径,形成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中国商业健康险发展的必然趋势。”孙培坚指出。当前保险+科技+健康管理模式的发展,已经得到政策的支持,比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
慧择提示:太保安联将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布局大数据管理式医疗模式,抓住政策红利,实现跨越式成长,提升用户体验。
长相安3号
暖宝保3号少儿门诊险,甲流发烧也能保,能报销的比例更高了!
慧择小马老师|1397 浏览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468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