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广东省保险业5年来多项指标全国第一

更新时间:2017-08-30 15:20

  8月26日,广东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金融工作会议对广东保险业近几年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保险业作为广东金融业的重要部分,5年来成绩亮眼,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改革创新等方面成绩显着,多项主要指标创全国第一。

  广东保险业5年成绩单

  规模增速上保持了全国领先。2016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3820.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2%,规模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2012年至2016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2.6%,是广东省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7年上半年,全省实现保费收入2623.9亿元,同比增长18%。

  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截至2017年上半年,广东保险法人机构达到32家,比2012年增加12家。省级及以下分支机构5900多家,比2012年增加700多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800家,比2012年初增加1900多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71万人,是2012年的2.4倍。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经营效益持续向好,连续8年保持盈利,在东部主要业务大省中表现突出。

  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保险风险总体可控,未发生一起重大风险和群体性事件。

  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保监会与广东省政府签署《关于促进广东保险业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合作备忘录》,省政府制定贯彻落实保险“新国十条”的实施意见,为保险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

  在发挥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方面,保险业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能力显着增强。2016年末,广东省保险深度4.8%,保险密度3473.5元/人。

  经济补偿方面,2012年至2016年,广东保险业累计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612万亿元,累计赔付支出3724.3亿元,在支持农业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灾害救助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金融通方面,截至2017年6月末,保险资金在粤投资余额6842.7亿元,其中今年新增1363.4亿元。以贷款保证保险为载体,形成“政银保”、“税务+保险”等多种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农户获得融资200多亿元。

  社会管理方面,旅游、校园、食品、医疗、环境、电梯、安全生产等领域责任保险加快发展,累计支付赔款68.5亿元,有效运用市场化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稳健快速发展离不开强监管

  保险业的稳健快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

  对于广东保险市场来说,当前重点是要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群体性事件风险和舆情风险。广东保监局出台了现阶段主要风险防范工作方案,完善监测预防、沟通汇报、处置化解和善后总结等4个机制17项具体措施。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具体措施,完善应对预案;强化公司的主体责任和监管的守土责任,尤其是落实一把手责任;紧盯重点公司、重点产品、重点渠道、重点地区,摸清风险底数,加强非现场监测、窗口指导和现场检查;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积极参与广东省防控金融风险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并就重点保险机构风险情况加强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及时与省政府相关部门、驻粤其他金融监管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动构建全省一盘棋的风险防控格局。

  在强力监管之下,目前,广东保险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结构调整成效初显。今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5.8%,财产险业务保费增速超过人身险业务2.9个百分点,发展更加均衡。财产险业务方面,信用险、保证险、工程险、农业险、责任险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业务快速增长,非车险保费规模占比提高5.3个百分点。人身险业务方面,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和比例持续下降,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加快发展,普通寿险保费同比增长33.7%,寿险新单期缴业务同比增长57.9%,期缴占比提高6.7个百分点。各重点公司经营管理秩序稳定,现金流总体充裕,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服务经济民生显成效

  近年来,保险资金对广东实体经济的投资额不断增加,仅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在广东的投资额就新增1363.4亿元。

  针对广东发达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产业,积极推广科技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服务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联合省经信委、财政厅创新开展机器人保险,争取财政支持,对机器人保险给予80%的保费补贴。引导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投向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8月23日登陆广东的年内最强台风“天鸽”肆虐,造成珠海部分重大技术装备、医药产业等遭受损失,台风过后奔走在第一线的就是保险业。据初步估计,保险业将对本次台风受损的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产业赔付数亿元。

  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保险正在发挥更大作用。2016年,争取省级财政给予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项目5000万元的专项补贴资金,大力推动试点县区开办“政银保”业务。目前,全省共有“政银保”小额贷款项目64个,商业性小额贷款项目21个,支持发放贷款187.9亿元,受益企业11.56万家次。建立“税务+保险”合作机制,将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纳入贷款保证保险的承保依据,累计支持422家企业获得贷款1.1亿元。推进险资支农支小融资模式创新,对接农户、农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融资需求,累计提供融资4550万元。

  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更加凸显。截至今年8月26日,广东首创的巨灾指数保险两年来累计支付赔款8727.6万元。其中,在刚刚过去的强台风“天鸽”灾害中受损的云浮、阳江两地也已获得2200万元赔款,帮助当地救灾复产。大病保险方面,广东大病保险自2013年实施以来,覆盖面由13个地市增加到18个地市,保障人数达到6800多万人,累计向60多万城乡居民支付大病保险补偿超过50亿元。

  支持“三农”助力脱贫方面,保险业的参与更加深入。近年来,广东保险业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普惠型险种实现应保尽保,家禽、生猪、岭南特色水果种植等特色险种全面落地。今年上半年,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163.4亿元,支付赔款2.8亿元,受益农户61.9万户,风险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广东保监局联合省扶贫办拟定《广东省精准扶贫保险工作方案》,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制定一揽子保险计划,为2.8万扶贫干部提供意外伤害、大病等风险保障。支持保险机构与市县政府签订保险扶贫合作协议,目前已有近10个地市签订协议。联合省扶贫办指导广东保险业开展线上主题捐步筹款公益活动,为全省164.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户提供保额为10万元/人的保险,风险保障达1643亿元。

  深化改革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在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广东保监局不断优化保险资源配置效率,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改革是保险“新国十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广东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自2016年1月1日启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改革。广东保监局加强政策宣导、明确主体责任、细化任务分工。今年上半年,广东商业车险车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8.2%,向消费者让利,商业三责险平均责任限额较改革前提升28.2%。

  近年来,广东保监局积极引导行业开展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比如,在全国首创轻微交通事故快撤理赔,目前,该制度已在全省各地市城区、高速公路全面实施,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率先开展蔬菜种植保险,保费补贴由省级物价调节基金支持。支持保险公司在江门市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试点,探索分级诊疗新途径。创新开展电梯安全责任险,全省覆盖率超过70%。

  广东保监局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保险市场活力,为全国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典型经验。比如,2013年底,广东率先启动银邮类兼业代理机构“省行证”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至其他金融类兼业代理机构,将银行各网点“点点持证”转变为总行或省级分行“统一持证”,将“纸质申报”转变为“在线一条龙”服务,统一许可证有效期,大幅减轻市场主体行政事项负担,许可证平均办理时间缩短2/3。2016年,广东的“总行证”改革试点被中国保监会在全国推广实施。又如,广东保监局还积极推动将保险营销体制纳入广东商事改革框架,由工商局出台专属代理门店的工商登记制度,允许保险销售人员以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形式,开设保险服务店铺,工商登记由“先证后照”改为“直接登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广东保监局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中国保监会的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推进辖区保险业风险防控、市场监管、改革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保险市场运行稳中有进,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