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冲击者来了
既然还存疑,为何有那么多家保险公司积极拥护?恐怕与蚂蚁金服的推广策略有关:车险分在前期是向保险公司免费开放的。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多一个数据来源,可能无益,但肯定不会有害,为了获得这项服务,出来站个台、捧个场,成本是极低的。然而,按照蚂蚁金服的设想,车险分是要统计保险公司所积累的车险理赔数据的,保险公司真的愿意把自己的数据拱手相让吗?这其实就相当于放弃了自主开发车险定价模型的打算。
已经计划引入车险分的保险公司打什么算盘,外界无从得知。目前来看,起码国内财险排名第二位的中国平安不乐意交出主动权。作为业内公认的最具互联网基因与创新精神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没有出现在车险分“联盟”名单当中。
其实,中国平安早在2016年1月便提出了自己的“一人一车一价”实施方案。彼时中国平安正式对外宣布,将基于旗下“平安好车主”APP,建立新定价模型下的UBI车险,根据每一位车主的风险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车险产品和费率。
所谓UBI,即Usage Based Insurance,UBI保险就是“基于驾驶行为确定保费的保险”,该模式由美汽车保险公司Progressive Insurance在2009年创立,被中国引进是2014年的事情,但在国内一直处于探索阶段,以小型保险公司参与为主。UBI车险的运作逻辑为:车辆是否出险主要取决于驾驶人的驾驶习惯,如果能够实时采集到车辆的驾驶时间、地点、驾驶方式等数据,便能够为车险定价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依据。目前的主流的做法是,在车辆上加装一个车载诊断硬件来搜集保险公司所需要的驾驶信息。
中国平安决定更进一步,不需要安装额外的采集硬件,而是在APP内嵌入了一个功能模块,这个模块可以对客户的行驶轨迹和驾驶习惯进行记录,中国平安据此建模,对客户的风险状况进行评值。该公司产险总部个人事业群车险部高级核保经理马晓岗介绍说,这款产品的特点就是成本低,“一台好的车载诊断硬件可能就要几千块钱,现在个人车险保费也就两千块钱,保险公司(把保费收入)全贴进去都不够。在商业化应用中如果不考虑成本是做不成的,这是绕不开的话题”。
成本是节约了,但用车主的手机代替安装在车辆上的信息采集硬件,就产生了一个与车险分相同的困境:当车辆驾驶人与车主不是同一个人时,如何有效评判风险?它又如何实现UBI车险一直以来所宣称的“按行驶里程收费”的理念?
对于中国平安来讲,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可能也并不比蚂蚁金服要少。
总体而言,通过采集更多“从人”信息来提升车险定价的准确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无论是倒向蚂蚁金服的车险分,还是坚持自我创新与突破,保险公司未来的路都还很长。或许,这也是很多业内人士虽然质疑车险分的实际应用效果,但依然乐见其成的原因。按照帅勇的说法,“这将推动中国车险定价‘从车’到‘从人’的理念普及,也必将是UBI车险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这是中国BAT公司推出的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车险创新领域的互联网产品。”凭着蚂蚁金服在其他领域的作为,我们有理由相信,车险分不会止于现状,肯定还有后招。
在这个当口儿,蚂蚁金服推出了车险分,自然受到保险行业的重视。从车险分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已有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等9家保险公司与蚂蚁金服达成了合作协议。
暖宝保3号门急诊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926 浏览
限时放宽!给父母买长相安长期医疗险,免体检和人工核保啦!
慧择小马老师|780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48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