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政策大礼包提升含金量 养老险业务望扩围

更新时间:2017-08-26 17:30
  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政策大礼包。业内人士分析,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有望放开,而商业养老保险机构牌照的含金量也将提升。

  养老险公司业务望扩围
  《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下称“59号文”)的发布,有望为养老保险公司在养老三支柱——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中,提供更多业务空间。
  在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上,目前有3家养老险公司、3家保险资管公司参与基本养老投资管理。依据59号文,未来会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参与其中。同时,保险机构参与社保基金投资运营,也放开了政策口子。59号文称,将研究制定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相关政策。
  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上,养老险公司等积极参与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也得到鼓励。59号文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申请基金受托、账户管理、投资管理等方面的资质。在最受关注的投资管理资格上,目前有7家保险机构具备,其中4家是养老险公司。
  在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上,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空间提升。目前养老险公司能开展养老保障产品业务,但业务规模与注册资本挂钩,有额度限制,且多为短期、固定收益类型产品。
  59号文允许养老保险公司发展具备长期养老功能、符合生命周期管理特点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也就是可以开展个人养老资金的管理业务,个人这块的业务空间要远远高于企业年金等。”一位养老险公司人士分析,这一业务无额度限制,产品类型可更丰富,将被养老险公司所重视。此前,养老险公司已在推进业务转型,从“年金受托管理机构”向“专业的养老资产管理机构”发展,将个人养老资产管理视作重要业务。

  已发8张牌照
  目前,我国人身险市场共有82家主体,其中专业养老保险公司7家——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均为2004年成立,国寿养老、长江养老和泰康养老成立于2007年,安邦养老成立于2013年,新华养老成立于2016年。人保养老已获批筹建,正待保监会批复开业,或成第八家养老险公司。
  有养老险资深人士称,养老险公司在业务模式上出现一定差异,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定位为养老资产管理,国寿养老和长江养老归于此类;第二类将传统保险业务和年金业务等资源作了一定的整合,提供养老保障、员工福利解决方案,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太平养老属于此类;第三类为新公司,受限于年金业务资质,主要开展保险业务和养老保障管理业务。
  据记者了解,新华养老规划做受托型的企业年金、养老保障等业务,目前该公司尚未正式开展业务。在已开展业务的养老险公司中,除了国寿养老和长江养老外,其余养老险公司都有保险业务收入。据保监会数据,今年1月~5月,平安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安邦养老的总保费分别为105亿元、26.3亿元、52.6亿元、15亿元,规模在人身险公司中排在30位~60位的中段位置。
  未来,养老保险公司数量有望继续增加。59号文支持保险机构发起设立养老保险公司,拓宽民间资本参与养老险公司投资运营渠道,允许专业能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境外专业机构投资养老险公司。

  另有养老险业务资深人士表示,短期内,养老险公司业务不会有太大变化,养老险公司的价值提升,仍需较长时间才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