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三季度上市银行遭遇小股东集体出走

更新时间:2015-11-12 10:34
  【摘要】今年上市银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从三季度的最新数据看,三季度上市银行遭遇小股东“取消关注”逾200万户小散集体出走。其中 ,股东带来的“人口红利”在今年也出现了消失。究竟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小散短暂回归
  身为根红苗正的大蓝筹,在价值投资理念中本该是中小投资者用来“压箱底”的上市银行,在一段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一直集体面临被数以百万计的散户抛弃的尴尬局面,而这一局面改变的起点恰恰是去年三季度末。
  据此前统计,从2010年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上市最晚的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均于2010年三季度完成上市)至2014年三季度末的四年时间内,上市银行的股东户数由857.8万户减至599.3万户,减少了258.5万户,降幅高达43%。
  此后从去年三季度末开始,上市银行股东人数回升。截至今年中期,16家上市银行的股东合计超过833.3万户。也就是说,从去年三季度末到今年中期的九个月时间内,上市银行的股东数增长了234万人,增幅达28.1%。在这段时间内,上市银行散户股东却确实亮点频出——在中国银行今年一季报中,两位散户投资者崭露头角,其持股数量分别达到了2.45亿股和2.14亿股,按照中国银行一季度末的收盘价4.19元/股计算,两位散户的持股市值合计高达19.23亿元。不过,今年中期两位牛散已经从中国银行前十大股东中消失。查询发现,两位牛散“巧合”的在今年中期同时出现在了海南航空前十大股东中,并同步于今年三季度末从海南航空前十大股东中再度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过去数年间,A股市场散户的持股时间通常远远短于机构投资者。此前的2013年年底,证监会官方微博在回应机构投资者与散户的持股时间、收益率问题时曾经表示,专业机构平均持股期限约为143个交易日,自然人平均持股期限约为44个交易日。持股市值越大的自然人,平均持股期限越长。

  第三季度快速出走
 
 剧情的发展总是充满了反转和出人意料。上市银行股东人数的正增长并没有在今年三季度获得持续,如果说得更明确点,小股东近三个月选择了逃离上市银行,尽管相同时间内,上市银行的主要大股东和高管、“国家队”资金都在公开增持并希望稳定军心。
  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合计的股东人数仅为605.11万户,而今年中期这一数值是833.31万户。三个月时间,逾228万户股东从上市银行出走,人数大致相当于去年三季度末至今年中期九个月时间里上市银行股东户数的增量。目前的股东数量较去年三季度末599.3万户的“史上最低(可比口径)”也仅有一步之遥。
  其中,1家国有大行第三季度股东人数降幅更是高达36%,逾50万户股东离场;另外3家股份制银行股东人数减少的绝对值虽然仅在20万户上下,但是降幅同样超过了30%。
  简单梳理发现,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大盘蓝筹股这一同质化定位,如今上市银行的二级市场概念确实各具特色。除了常规的基金重仓概念、沪深300概念、低价概念等以外,交通银行头顶“深改(混改)光环”、北京银行手握“二马概念”,中国银行最具“沪港通特权”、民生和招行怀揽“增持回购计划(准确地说,应该是员工持股计划)”、中信银行独占“余额宝托管”等等。
  这些概念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比较大。例如,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大盘股数度由于二级市场对于混改的看好而放量涨停并领涨大盘;此前北京银行与腾讯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北京银行向腾讯提供意向性授信100亿元,双方将围绕京医通项目、第三方支付、集团现金管理、零售金融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为待该合作落地,北京银行停牌两日。而去年,北京银行与小米公司合作虽然并未停牌,但是该行股票曾因此涨停。
  “虽然上市银行股东在三季度锐减,但是考虑到每年的第四季度是机构做账的关键时点,银行股的估值还是比较有保证的,市场不必太过悲观”,资深市场人士表示。

  慧择提示:今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将近200多小散户集体出走,上市银行股东在三季度也出现了急剧锐减。但是,投资者不应该悲观,应该对市场充满信心,对于近期的利好,投资者应保持客观的分析,这些资金的进场主要是战略投资者按计划进行建仓、布局,对于指数短期走势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