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新养老金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介绍

更新时间:2017-08-25 03:26

  【摘要】伴随着隐现养老金危机的出现,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在养老金行业的人都有必要了解稀缺资源的分配等知识。新养老金经济学为养老金问题提供了一个牢固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学实践。下面小编将为您介绍新养老金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新养老金经济学是以基本养老金制度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给付筹资模型为核心的传统养老金经济学,建立的一套比较系统的新理论和制度框架。这个新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创造性地将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养老金管理问题研究,将养老金作为一种对个人过去劳动成果的保险分配和一种相对财产权利,将养老金制度作为一种具有资金周转和产权转换双重属性的交易合约,从投入回报入手,以政府为承保者,以个人及其用人单位为参保者,以交易为基础,以产权为核心,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探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救济制度解决个人老无所养问题的制度设计原理。主要目的是,弥补现行养老金经济学理论的不足,为改造现行养老金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有效解决现行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重大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基本思想是:基本养老金是现代社会养老保障的一种方式,制度保障的基本思路是促进个人及其用人单位参保投入,国家在有限政府框架内帮助分解负担、分散风险和分配福利。

  新养老金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新养老金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具有基础性和思辨性,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基本养老金从何而来、到哪里去、如何确定和为什么的问题。
  ——基本内容上,引入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概念和新方法
  对学术界习以为常的一些理论概念,包括建立基本养老金制度的政策目标、养老缴费、养老待遇、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养老基金等,从分析隐含假设入手进行了重新解释并建立新的联系,引入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概念和新方法,特别是引入了因果关系、交易合约、参保周期、保险原则、相对产权、投资红利、政策扶持红利、转轨红利、待遇调节、个人积累、个人系数、统个结合、差额补助、长期资金平衡表、养老金合约治理等新内容,建立了关于基本养老保险机制和基本养老救济机制的两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两个基本制度的整体框架。在具体内容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问题、思想、方法与模型,主要是序、内容提要、引论和第1章至第3章;第二部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第4章至第14章;第三部分为基本养老救济制度,主要是第15章;第四部分为基本养老金制度一体化,主要是第16章至第18章。
  新养老金经济学的研究指出,传统养老金经济学是以“老养”问题(为老年人给付资金问题)为研究核心的,存在先天不足,在整体上已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需要。新养老金经济学以“养老”问题(解决个人老无所养问题)为研究核心,是一个以养老金投入为切入点的投入回报模型,投入方式分为有参保投入和无参保投入,回报方式分为养老保险待遇和养老救济待遇。这个新理论,通过引入因果关系,建构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引入交易合约,建构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开性;引入参保周期,建构了养老资金周转的整体性;引入保险原则,建构了养老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引入相对产权,建构了参保者在制度内的权利;引入转轨红利,建构了养老资金平衡的特殊性;引入差额补助,建构了养老救济制度的一般性。

  新养老金经济学提出的主要观点
  ——基本养老金制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
  制度的本质是一个限额交易合约,目标函数是全数保障和终身保障。这个制度联系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连接着个人、单位和国家三个主体,组合着强制性、可选性和合约性三种权利,有明确显示的内容和隐含假设的内容两个部分,有保持稳定的内容和不断变化的内容两个方面,有确定性的内容和不确定性的内容两个结合。
  ——主流养老金制度设计中存在四大保障悖论
  主要问题是:存在年轻时参保年老时不保,制度内排斥;存在保险制度不保险,制度内不平衡;存在养老资金不养老,制度内不足;存在稀缺资源分散使用,制度内低效。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以给付筹资模型为核心的传统养老金经济学理论的不完善有关。
  ——现行养老金经济学存在六大理论缺陷
  主要缺陷及不足是:忽视养老金制度解决的问题界定,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忽视养老金收支过程的双重属性,将复杂的参保行为和承保行为简单化;忽视养老金资源配置的产权界定,为承保者不合理使用资金提供了可能;忽视养老金待遇确定的隐含因素,将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按确定因素处理;忽视养老金待遇分配的红利特征,制约了制度比较优势的有效利用;忽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有限性,对政府的承保行为缺乏必要限定和保护。
  ——政府的政策目标是解决个人老无所养问题
  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解决个人老无所养问题并不等于政府提供基本养老金支付。要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救济制度两种制度分别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和养老救济问题两种养老问题,在制度内实现公平和在制度间实现衔接。对有参保投入的个人,要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内按照投入提供养老待遇,实行系数基准制;对没有参保投入的老年贫困人员,要在基本养老救济制度内按照贫困提供养老待遇,实行差额基准制;对于没有参保投入的非老年贫困人员,在两个制度中都不予提供养老待遇。
  ——人们参保的过程具有双重属性
  这个过程不仅是一方为另一方提供资金,更重要的是利益平衡。养老金在形式上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收入,在性质上是一种相对财产权利,在标准上是有别于基本生活费的,在类型上分为养老保险金和养老救济金。养老金资源是稀缺的,每一分钱都很珍贵;养老金是生产出来的,养老资金投入是前提,养老资金支付是结果,养老待遇只不过是对养老金投入的一种分配。养老保险金制度有三个不同层次,养老保险的过程意味着资产专用和转移风险。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保险分红合约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缴费型的基本养老金制度,是按照养老保险机制运行解决个人老无所养问题的制度安排,是面向一般社会人员、设立限额基本投入和限额基本回报以实现养老保障的交易合约,制度的微观基础是产权交易和限额交易,基本的参加者是个人、单位和国家。在这一制度中,参加对象是有劳动收入的人员及一般社会成员;在资金平衡上实行参保者内筹资与参保者内分配;在养老金投入上实行强制与激励相结合;在养老金待遇上实行弹性保障与双重增长;在运行机制上实行积累分配和保险分红相结合;积累分配的内容是以动态修正的基本参保周期为依据对基本参保周期的实际筹资实行年金分配或按月均衡分配决定养老待遇;保险的内容是以社会平均预期寿命为依据,引入社会平均工资基本周期参保者作为中间人和社会平均养老金作为中间变量,向参保者平等分散养老不确定性风险;分红的内容是筹集和分配投资红利、政策扶持红利和转轨红利,并按照递延税收调节与公共福利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收入参保者的养老待遇进行调节。
  ——基本养老救济制度是一个低保补差合约
  基本养老救济制度是一种免费提供养老金的基本养老金制度,是按照基本养老救济机制运行解决个人老无所养问题的制度安排,是专门面向贫困老人、设立限额财政投入和限额保障标准以实现养老保障的差额补助合约,制度的实施也是通过养老资金交易来完成的,制度的基本参加者是个人和国家。在这一制度中,参加对象是无收入及低收入的老年人员;在资金平衡上实行参保者外筹资金与参保者内分配;在养老金投入上由公共财政负责,实行转移支付;在养老金待遇上实行最低保障与差额补助;在运行机制上实行低保补差和国家救济;低保的内容是政府设立最低收入保障线并进行动态调整,个人以此为依据进行申请和领取养老金;补差的内容是个人申请需要准确备案个人自有收入,包括老年财产收入、家庭收入及其他收入等,按照个人自有收入与最低保障线的差额获得养老金;救济的内容是个人获得养老救济金是免费的,个人不需要缴费或投入。
  ——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具有内在一致性
  对参保者而言,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在制度保障性质上是一样的,都属于养老保险金制度,都是用保险机制解决人们的养老保障问题,二者的筹资模式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二者的真正差异在于养老待遇确定机制不同以及相关的承保者和养老资金管理方式有所不同。在制度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前者只不过是后者的一种特例。前者的适用范围是特殊的和苛刻的,后者的适用范围是广泛的。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型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对既得养老金利益和未得养老金利益进行区分,保证参保者通过劳动投入在制度内获取的既得养老金利益不受影响,对未得养老金利益全部适新,在此基础上,对全体参保者的养老金资产负债关系进行正确结转。转变的合理途径,并不是只对新人及中人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进行改革,对老人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保持不变,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和中人过渡办法并存,导致制度碎片化,而是将老人、新人和中人作为同一种参保者,对现收现付制中的养老金替代率进行重新解释,引入名义养老金替代率,将工资确定型机制中的隐含假设显性化,合理确定基金积累制中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和基本参保周期,引入系数基准制,对养老金资产负债进行整体结转并实行多渠道化债,规范养老资金收支,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融资,实行养老资金运行机制整体转制。
  ——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需要升级为统个结合
  社会统筹是基本养老金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养老金制度理论对社会统筹的解释过于形式化。社会统筹的本质是由政府保险机制替代个人保险机制和单位保险机制的社会化过程,主要内容是养老金收支集中化分散风险、养老金投入标准化分解负担和参保者回报产权化分配福利,核心是促进人们应保尽保,为所有参加养老缴费的人员按份提供稳定可靠的养老保障,实现社会养老资金收支总体平衡。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传统结合方式是一种板块结合,尽管是一种创新,但从设计上还存在重要缺陷,需要进行理论升级和机制创新,向社会统筹与个人积累的链条结合方式转变,实行全面的个人积累、深度的社会统筹和规范的机制保障。升级的主要途径是:引入个人积累,区别于个人账户;以个人积累为基础,实行社会统筹;保留个人账户,改造个人账户;实行新的结合,转变结合方式。升级的实现途径是:引入系数基准制。升级的主要措施是: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包括改进筹资投资制度,改革待遇确定机制,改造社会统筹机制,改造个人账户制度,建立基金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和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等。
  ——养老基金管理并不简单地等于养老基金投资
  基本养老基金分为养老统筹基金和养老投资基金两个层次。在基金管理上,首先是产权管理,要为每个参保者界定和保护相对产权,以相对产权为依据管理和分配整个养老金资源,以养老统筹基金为对象编制长期资金平衡表,从制度内和制度外的多渠道化解基本养老基金缺口,推进养老资金收支总体平衡和动态平衡。其次是投资管理,要严格遵循安全有效原则,明确设立保底投资收益率,引入市场化管理运作机制。再次是信息管理,要全面登记个人账户,及时准确披露信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最后是不确定性管理,要改进合约治理,从制度设计上堵住所有可能的机会主义,推进承保者提供承诺,对交易双方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强制和必要的限制,建立从确定式投入到确定式支付的确定式转换机制和对参保者和承保者双方的利益进行保护的有效机制。

  新养老金经济学在学术研究上的主要创新
  新养老金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一是比较制度分析,用于归类养老制度。二是交易合约分析,建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三是财产权利分析,引入、界定和保护个人相对产权。四是参保周期分析,考虑投入和回报两个阶段,将两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五是总体平衡分析,遵循保险原则,对养老金资源进行总体均衡分配。六是社会平均分析,引入社会平均工资基本周期参保者作为中间人和社会平均养老金标准作为中间变量,核算和建立不同参保者之间的比较基准。七是投入产出分析,引入和建立养老金累积生产函数。八是收入分配分析,将个人养老金作为与其他个人收入一样的性质进行平等对待,引入和建立待遇调节机制。九是边际替代分析,分析不同制度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改进制度设计。
  新养老金经济学在学术研究上的主要创新是,突破了以养老金给付筹资为核心的分析范式和按一个代表性个体的两阶段收支进行平衡的分析框架,将养老待遇作为结果而不是原因,将养老资金作为稀缺资源而不是社会福利,将利益平衡问题引入养老金经济学,将基本养老金制度作为一个交易合约,将界定和保护个人产权作为重点,建立了从投入回报入手、以参保者与承保者限额交易为内容、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基本养老救济制度为基础、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支撑、面向全社会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的完整理论框架。
  ——对养老金给付筹资模型进行拆分,将参保投入作为条件,提出新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框架
  按是否参保投入,分为基本养老保险机制模型(实行因劳而获)和基本养老救济机制模型(实行因贫而获),将没有参保投入而又非老年贫困的人员排除在基本养老金支付之外。促进稀缺资源合理使用,否定“多支柱”养老金的设计理念,代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否定“零支柱”养老金的设计理念,代之以基本养老救济制度。
  ——把交易和产权作为制度基础,将个人、单位和国家三种主体归并为参保者与承保者两种角色
  个人是参保者,用人单位从属于参保者,政府(代表国家)是承保者,参保者与承保者之间进行限额交易、各取所需、利益平衡,双方的行为都具有复杂性。交易是资金周转和产权转换的结合,对个人交易的加总除了要求资金平衡外,还要求责任和利益的平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研究引入了相对产权,因果关系、参保周期、保险原则、待遇调节、差额补助等,都是界定相对产权的规范。有了相对产权,通过合理界定和保护产权,就可以为制度持续稳定运行提供动力机制。
  ——兼顾表面现象和内在本质,将表面不同的一些相关概念从考察隐含假设入手建立新的联系
  对养老保险缴费、养老保险待遇、现收现付制、基金积累制、社会统筹、个人账户、收入再分配、养老基金等重要概念进行重新解释,在此基础上引入个人积累、个人系数、统个结合、系数基准制等新内容,建立一个整合的新框架。
  ——关注两个不确定性,将防控和化解不确定性作为制度重要内容
  一个是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投机或寻租,另一个是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就是风险或危害,提出要完善合约治理,消除机会主义的影响,综合运用法规治理、激励机制和社会规范三种手段,建立从确定式投入到确定式支付的确定式转换机制。
  ——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将时间、人口变化、稳定性和库存利用等作为制度重要内容
  引入参保周期,界定参保周期;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将制度变量区分为被解释变量、参数、控制变量、政策变量、状态变量和解释变量六个层次,变量和不变量两种属性,以及月度、年度和周期三种时态;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分析人口寿命、总量和结构的可能变化及相关影响;考察养老基金库存中存在的一种可分配新资源,引入转轨红利;将养老保险待遇作为一种保险分红,将养老救济待遇作为一种低保补差,建构养老资金管理分配的一般性和收支平衡的特殊性。

  新养老金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新养老金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术研究上,这一理论从深入界定问题入手研究社会制度,区分了“老养”问题和“养老”问题以及养老保险问题和养老救济问题,拓展了假定性、静态性和确定性的经济学研究框架,拓展了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产权理论和交易理论特别是相对产权和限额交易的内容,对养老金制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从分析隐含假设入手进行了重新解释,引入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概念和新方法,特别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引入转轨红利,在此基础上引入养老资金总体平衡的新思路,改造了传统养老金经济学对养老保险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分析的框架,建构了对养老金制度分析的新理论。
  在实践应用上,这一理论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解释特殊经济现象,促进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统一认识,科学界定问题,深化政策改革,切实保护产权,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将养老金待遇增长建立在养老投入及积累的基础上,消除人们在养老问题上的依赖思想和机会主义,引导和推动人们在年老退休前更加自觉、主动地参加养老缴费及其他的资金投入,从而建立整个养老金制度运行的微观基础、动力机制和长期可持续性,使引入养老金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实际所解决的问题保持一致。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新养老金经济学提出的主要观点有基本养老金制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主流养老金制度设计中存在四大保障悖论、现行养老金经济学存在六大理论缺陷等。此外,新养老金经济学在学术研究上的主要创新有关注两个不确定性,将防控和化解不确定性作为制度重要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