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事业单位改革已实施 工作人员看法不一

更新时间:2014-07-04 08:43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保障职工利益。目前国家在7月1日对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那么对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实行,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看法如何?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目前社会上关于条例有一些说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为并不准确,比如“事业单位实行将实行合同制”。人社部表示,在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合同制度,是从2003年开始的,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条例只是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了这项制度。不过,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研究室主任李建忠表示,新条例的合同和以前的合同还是有很大区别。

  李建忠:例如条例规定的聘用期限,可能和原来不一样,聘用合同的解除和续聘的规定,和原来也有一些差别。那么个人辞聘的告知期限,还有申诉制度,这些可能都聘用合同的调整和变更的过程中。

  另外,由于条例中有“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这样的语句,并指出“本条例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因此,不少人都以为,7月1日就是事业单位开始缴纳社保的临界点。人社部表示,《条例》只是做出了原则规定,并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开始实施。

  但是,不管人社部怎样正本清源,事业单位将迎来大变局已是不可避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汪玉凯:不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先打破铁饭碗,你开始交社会保障,你干得不好,不称职,随时走人,但我养老保障可以带走,不像现在他们以前都没缴过,要是已辞职,就啥都没了。

  虽然外界对于事业单位的改制议论纷纷,媒体也是高度关注,但那些真正身在事业单位里的职工有什么感受呢?他们对于即将来到的变革又是怎么看的呢?今天采访了几位事业单位的职工,北京的一位医生说,这件事对他没多大影响。

  事业单位职工:好像没什么太大影响,因为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宣传。你要不说我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现在医生供不应求,根本不够,干活的人都没有,只要正常干活,不可能不和你签合同。

  另一家事业单位的何小姐期待改制以后自己的收入能增加:

  事业单位职工:我现在还感觉不出来有这种迹象。其实有个机会能够提高一下我们事业单位人员的薪酬待遇也挺好的,比如绩效、奖金这一块给我们稍微提高一点,弥补一下,这样也可以呀!

  媒体人:哦!那你就是觉得福利待遇下来点也没事是吧?

  事业单位职工2:对呀,就是这方面下来了,在其它方面给补偿一下,我是这么理解的。

  山东一位事业单位职工说,聘任制、参加社保,这些事对他来说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事业单位职工3:变化不大,可能是在养老保险这方面,说是要自己来缴纳,但是现在还没有开始体现出来,具体的影响还没有出现。我们的医疗保险从去年开始就参加社保了,聘任制我们也早就实行了,不过这次我觉得更加严格了。

  在我们的采访中,只有山西的刘先生对于即将来到的改制表示有些担忧:

  事业单位职工4:事业单位的人虽然不是公务员,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有保障的,虽然公司很低,但是旱涝保收,是很稳定的一个工作。但是改制以后,变成合同制以后具体会变成什么样子,对我们这些普通上班的人来说,谁也不好说,所以担心还是会有的。

  虽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实施,但具体的政策并没有开始执行,很多省市的人社厅还在进行情况摸底,所以事业单位的人觉得现在没什么变化也很正常。但是,变化肯定还是要来的。

  经济之声观察员陶跃庆: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各种议论非常多,核心就两个,第一、是否交社保、交养老保险是不是由个人自己来交;第二、事业单位体制怎么和现有的公务员体制、公司化体制协调。也就是要确定人的身份以及处理相关社会保障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大方向就是走市场化的道路,转变政府的职能。只有政府职能转变了,才能真正推动市场化的变化,否则政府的手没有管好,把许多市场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还是很难推进市场化的这种道路。现在的事业单位很多承担的都是政府和市场之间交界的职能,交界的东西如何来界定,就牵扯到如何来界定政府职能的问题了。只有先把事业单位的职确定清楚了,哪些是规政府的,哪些是归市场的,一分为二的切开之后,才能把政府体系调整解决好。

  慧择提示:根据上面描述可以知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开始实行,大多数事业单位人员对于此次改革并没有多大感觉。有的工作人员对于此次改革有着一定的担忧。对于事业单位改革存在很多议论,它对于事业单位人员以后肯定是有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