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养老地产是保险与地产的一种优势互补运营模式

更新时间:2017-08-27 08:05

  【摘要】保险业与地产业本是两个关联度不大的行业,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开放,保险与地产的整合正在快速进行。养老地产可谓是保险业与地产业业务整合的最佳代表,并且是保险+地产的一种优势互补的经营模式。

  养老地产是“养老+地产”的一种开发模式,既可以被视作地产业的一个细分子行业,也可以被当作养老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不仅各大房企纷纷抢占养老地产项目,而且多家保险公司也开始在该领域“跑马圈地”。

  从房地产行业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超过30家房企拿地开发养老地产,其中既有保利地产、万科这样的行业巨头,也有云南城投、世荣兆业这类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

  一家广东地产公司董秘在接受采访时称,未来3年或将成为中国养老地产的爆发期。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未来可观的市场机会;二是面临多年宏观调控压力和近期市场风险压力下的房地产业,正寻求新的突破方向。大量房地产公司正从传统的“房地产制造业”转型升级,如万科的工业化生产、华侨城的旅游地产、金融街的物业持有经营,养老地产也是地产公司的选择之一。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以往房地产业多是从事“买断型”经营模式,一旦向“持有型”转变,其财务周转情况将完全不同,资金成本压力会比以往提升许多。迫于这种压力,目前地产业进军养老地产,也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试探性行为,远未形成气候。

  再从保险业层面来看,近年来直接进军养老地产的险企层出不穷。例如,将“养老”事业列入核心业务的泰康人寿,2010年在北京(楼盘)昌平小汤山温泉乡购置2000亩地,斥资40亿元,投建新型健康养老院“泰康之家”。同一年,合众人寿与湖北武汉(楼盘)蔡甸区政府合作,计划兴建“合众人寿健康社区”,计划投资80亿元,首期动工面积约700至800亩。此外,布局养老地产的还有中国人寿、平安集团、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太平等多家保险公司。

  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且保险企业拿地成本过低,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多个地方政府不再向保险企业出让养老建设用地。某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拿地很难,已经商谈的土地也被当地政府叫停了,短期内可能只限于对已经拿到的土地进行开发。

  面对巨大的养老地产市场,地产商受制于高企的资金开发成本,而保险公司则苦于以往拿地开发的模式难以持续,双方都遇到了发展瓶颈。当前出现的保险公司举牌地产股的案例,则提供了一种险资通过购买地产上市公司间接进入养老地产领域的新可能。

  深圳(楼盘)巨柏基金首席分析师祝朝安认为,从这些举牌案例可以看到,部分保险公司投资风格有所转变,从以往的分散组合委托投资,向集中持股转变;从稳健温和的隐形投资人,到凶猛举牌的野蛮大鳄,其激进扩张的投资策略可见一斑。2014年5月1日起,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运行,权益类投资比重加大到30%,不动产投资有所松绑。可以预见,未来这样的举牌案例还会进一步增多。

  有保险界人士认为,险资进入后,可能引发地产行业的变革。因为当前开发商采用的是“建筑-销售”的短期模式,而保险公司往往采取长线投资,它们希望一处地产能提供至多20年的现金流,这将催生对投资优质地产的需求。

  慧择提示:养老地产将会在未来三年迎来发展的爆发期,也是保险+地产的最佳运营模式,不但可以解决保险业布局地产的资金问题,又未保险业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相应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