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银行为何代理保险产品

更新时间:2017-08-26 13:19

  【摘要】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是银行代理的保险公司保险产品,收取代取费用,对于银行个人储蓄业务是一个丰富,而且代理险种越丰富越能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就好象饭店的菜谱,好多样,品种丰富,只有有特色的、多花样的菜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不管在近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都曾出现过银行参与保险业务的活动。“银行经营,自外而言,须受环境之支配”,近代时期,“一言以蔽之,为一"松"的环境……第一为金融市场之松……第二为金融组织之松……第三为金融经营之松。”从1905年开始介入保险业务,到1926年以后中国银行业在资金库存压力下大规模进军保险行业,由此改变了我国保险业前期由外资所垄断的格局,我国保险业开始获得长足发展,实力不断增强,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到1935年,当时我国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曾以某种方式涉足了保险业务,并由此成为保险业的主导力量。近代我国银保关系的实践,无疑对当前利率市场化所引致的银行存贷差收窄而急需拓宽中间业务等情形带来有益的启发。

  银行参与保险业务的背景
  中国近代银行业发展之初,社会上各种有利的业务基本为外资在华银行和中国原有的传统金融机构所垄断。外资在华银行往往代表该国在华的侵入势力,享有种种特权,“皆有代表其政府收取债款之权。本国为外债抵押之税款,如盐、关税等,均须存放各外国银行,以资保证。平时给息既轻,汇付赔款时,汇兑率之算,受其操纵。”凭借在华的经济政治特权,外资银行营运着其所在国内都无法经营的业务,如控制中国的外汇挂牌权,在1935年中国收回外汇挂牌权以前,中国都是以汇丰银行在上海发行的外汇牌价为准,根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稍作变动,以此确定当地的汇率。同时其还不经过中国政府的批准就擅自发行兑换券,并利用中国动荡的局势,大力排斥中国银行业所发的钞券,达到扩大其势力的目的。传统金融机构则借助迎合社会习俗和利用与外资在华银行的关系,控制了中国商业资金的流通。在此背景下,近代银行业面临着业务开拓的困境,为此,它们在业务开拓上一开始便选择了混业经营策略,即只要有利润的行业都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以获取其中的收益。
  保险业是一个外来的产物,最早由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于1805年在广州设立谏当保当行,保险业开始在我国萌芽。1865年,上海华商义和公司保险行的成立,开创了国内创设保险业的先河;而1875年中国轮船招商局在上海设立保险招商局,则成为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里程碑。之后,我国的保险业才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至1925年,我国虽然先后设立的保险公司达到70多家,但三分之二以上的公司成立不久就倒闭了,而业务量中的80%以上又被外资在华保险公司所垄断。“就上海一地言,每年保险费达七千万元,从前几全在外人保险公司之手。果能挣得百分之十,每年亦有七百万元。”在保险业务巨额的收益与银行业务开拓困境之间,我国银行业的管理者深刻意识到了“保险事业与国民经济、社会文化在在有关。我国保险业向操外商之手,利权外溢,亟宜补救,且斯业亦与银行业务及附属营业深切关联”。对此,我国银行在创建不久,便开始涉足保险业务。1905年,中国通商银行参与建立了上海华兴保险公司。之后,我国银行,上至官办的中国银行,下至民办小银行都陆续以某种方式投身到保险业务之中。

  慧择提示:我国银行业自然在利益推动下涉足社会各行各业,保险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也成为银行业所指向的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