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如何合理投资理财

更新时间:2017-08-25 06:25

  【摘要】保险理财产品真能达到高收益吗?投资者该如何选择保险理财产品?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作为三大投资型险种,近几年来一直受到投资人的追捧。面对这些投资产品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2013保费规模全球第四
  媒体在中国保监会的官方网站上了解到,今年前两个月,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042.26亿元,同比增长48.56%。其中,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863.69亿元,同比增长60.84%。“由此可见,投资者对寿险的信心在逐渐恢复。”某寿险人士称。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2%,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扭转了业务连续下滑的势头。财产险保费收入 6212亿元,同比增长16.5%。人身险业务企稳回升,保费收入1.1万亿,同比增长8.4%,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7%。净资产8475亿,较年初增长7%。利润总额达到991.4亿元,同比增幅112.5%。全年共增资592.6亿元,发行次级债等259.5亿元。
  在今年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2013年,保险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保费规模全球排名第四。此外,保险业资金运用改革拓宽了投资渠道、优化了资产结构,企业债和另类投资等高收益资产占比较年初分别增加2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3658.3亿元,收益率5.04%,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是近4年来的最好水平。与此同时,项俊波称,要规范和疏导高现金价值业务,审慎控制非寿险投资型业务。
  项俊波表示,2014年启动分红险、万能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同时启动与费率形成机制相适应的精算制度改革,完善准备金评估规则,完善分红账户管理和分红特储制度。

  纯投资险种受青睐
  媒体调查发现,各保险公司推出的投资型产品主要有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三大类,它们的投资收益逐次递增,但投资风险也依次上升。对于分红险和万能险而言,收益相对稳定,一般都有保底“收益”,不存在本金受损的情况。而投连险风险较高,但若投资运行较好,收益非常可观。“现在市面上各家保险公司专为理财而设计的保险产品有很多种,业内把此类产品称之为‘纯’保险理财。这类产品主要以投资收益为主,有的取消了原来投保时会扣除的种种费用,有的承诺了满期固定收益,有的期限非常短(最低一般为1年)。”据上述寿险人士介绍。
  媒体在某银行支行某网点了解到了一款两全保险,这款万能险目前的结算利率为3.6%。“此类产品对公司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利益,主要是为冲击规模保费,不少客户就把它当成1年的理财产品。”某寿险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说。
  随后,媒体走访其他保险公司后发现,不少大型保险公司都有类似产品,据另一寿险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类产品几乎是纯理财的保险产品,客户接受程度很高。
  媒体就保险资金投向的问题咨询了该负责人。他表示,很多人在购买的保险条款上都会有投资渠道这一项,不少投资者对此不会刻意关注,对自己购买保险的收益来源比较陌生。“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解读:保险投资是指保险企业在组织经济补偿过程中,将积聚的各种保险资金加以运用,使资金增值的活动。”某保险业内人士指出,基于这三大类投资型保险在收益和风险上的不同,需要投保人认真对待,区分预期收益和风险大小,再看究竟哪一类险种更适合自己。“如果对收益要求不是过高,最好选择分红险、万能险;如果风险承受能力强,希望获得更大收益,可以选择投连险。”

  注意投资型险种安全性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很多,主要有银行存款、债券、股票、抵押贷款、寿险保单贷款、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和往来(短期拆借与融资业务、委托资金运用)、向为保险配套服务的企业投资、海外投资。”有保险专家认为,这些投资都是在国家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总的来说投资的安全性放在首位,所以理财类保险的收益是较为稳定的。
  媒体询问了该人士关于保险理财的风险问题。他表示,“理财说白了就是一种投资行为,购买银行或保险公司理财产品的客户都会承担相应的风险。但这种风险大多数是发行金融机构能够控制的。”
  不过,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投资型保险收益预测一般分高中低三档,部分代理人为了增强产品的影响力,故意隐瞒中低档收益,只向消费者介绍高档收益,甚至比预定的高档收益还要高,也有部分代理人向消费者口头承诺收益。“根据监管规定,目前的投资型保险产品凡是收益超过2.5%的部分都是不确定的,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不允许对不确定的利益部分作出任何形式的口头或书面承诺。”
  该人士表示,虽然作为长线投资的一种手段,但购买投资型保险并不意味着长期投资就一定能获得可观收益。“一般来说,投资型保险更适合长线投资。购买这些保险后,短期内是不会“保本”的,如投保人购买某保险公司一款分红险,花费1万元,如果2年内需要退保,保险公司将从1万元中扣除掉600元的费用。可见,如果没有富裕资金,最好不要选择购买投资型保险。”
  同时,该人士表示,投连险如果买入后被动持有,效果显然不如适时主动调整。“一般保险公司都会给到投保人一年1—5次免费账户转换服务,在股市大幅震荡或进入调整期时,投保人应好好利用这样的转换机会,适时避险,或博取更高的收益。”
  此外,有行业人士指出,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有所不同,不管经济条件好坏,对于购买投资型保险在家庭收入中的比例须进行严格控制,不能过量,一般应控制在家庭全部收入15%的范围之内,这也是理财专家经过合理计算最终认定的。

  慧择提示:购买投资型保险首先要认识到其长线投资方式不同于一般保险产品,而应结合投保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需求再出手。购买需警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