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哪个好 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17-08-28 11:25
【摘要】从现实情况看,很多人对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区别产生混淆。家庭养老,顾名思义,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对父母进行养老。与此相似,社会养老,主要是涉及一些社会保障,通过社会的力量来实现“老有所依”。那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哪个好?两者之间优势与不足各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热点聚焦 30年后,谁养你!
①家庭养老
定义: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优势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表现。
公办养老机构属于国有养老机构,即国家政府部门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供养的对象是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并参照国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养老机构,它隶属于各级政府统一管理,其产权及资金归属国家所有;而民办养老机构属于民间养老机构,即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兴办的养老机构。收养对象是社会上的老年人,它隶属各级民政部门主管,产权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所有。两种性质的养老机构互相并存,在养老形式上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社会养老城乡并重,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
(2)、资金筹集的多样性。
社会养老资金的筹集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政府购买公益岗位专项资金安排,也可以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非国有资产集体出资,公民和社会组织个人出资筹集集资金。一般来说,公办养老机构资金属于财政统一预算安排。这种预算安排可以是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地方各级财政算安排资金、社会捐助的资金等等。而民办养老机构资金源于企事业单位自筹的非国有资产、公民个人自筹的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等等。
(3)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
存在的问题
1、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子女数量减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3、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各种不良价值观念冲击。
4、现代化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
②社会养老
定义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等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
优势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表现。
(2)、资金筹集的多样性。
(3)、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
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资金投入长期不足,导致城市社会养老体系的资金十分匮乏,并且由于等级式的养老体制,特权阶层对有限养老资金的过多分割,使资金匮乏问题更加严重。
2、管理不善,合格的社会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由于中国养老体系主要由政府管理,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降低了管理质量,恶化了养老环境。
3、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优惠政策不到位,难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从中国社会老龄化的现实和国外社会养老的经验来看,政府主要侧重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障,市场与民间社会应该成为社会养老的主力。
4、依然不够明朗,也不够优惠,并且支持力度与宣传的有很大差距,实际是口惠而实不至,严重影响到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养老领域的积极性,制约了养老体系的健康发展。
5、城市养老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政府部门,垄断企业形成特权阶层,过度占用有限的养老资源,造成严重的养老不公,引起社会普遍的不满。
6、普遍的社会寻租与政府对拔款的放任自流导致严重的腐败,使有限的养老资金被截流,挤占或挪用。
7、片面的养老理念导致养老质量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养老需求。
慧择提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之间是有区别的,两者之间也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就优势来来看,社会养老主要是依靠政府力量,多方参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养老的,使家庭养老获得“喘息”机会。而家庭养老资金筹集的多样性,在具体的养老选择上较为灵活。所以说,民众要在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取舍上做一个细致分析,让两者在养老保障上共同发挥最大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