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登出新规促改革 让企业拥有更多融资渠道
更新时间:2017-08-28 04:58
【摘要】近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计划在北京建设部署一套服务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登记结算系统。
市场普遍认为,虽然中证登此举仅是新三板登记结算方面的一步改革,但这意味着期待已久的新三板全面制度改革终于启动。可以预期的是,吸引更多适当的投资者进场以及让交易变得更加活跃将是新三板改革的方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成为金融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而已经进入实质进程的新三板制度改革则是其中一部分。无论是主板、创业板、新三板还是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完善和改革,都将是以显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改变金融与实体经济争利的格局,让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我们认为,加快调整社会融资结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直接融资在整体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必须得到显着有效的提高。
有研究显示,在最近的十年里,我国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逐年下降,平均为6%-7%,而2012年的数据仅为2.7%,这已经低于一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过高,金融领域“剥夺”了实体经济的大部分利润,也严重打击了产业资本继续投资于实业的积极性。
2013年初,资本市场讨论最多的话题是银行业总体利润过万亿,几乎是其他非金融领域的利润总额,这是畸形社会融资机制所带来的后果。
现在我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产能过剩产业里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在资本回报率不足3%的情况下,企业依然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融资,而且即使是在资本市场进行的融资行为,成本也通常超过5%。这种根本无法产生盈利的融资行为看似离奇,实际上也可以理解,那就是这些企业如果不进行新一轮融资,将无法偿还此前的贷款,而目前这些企业的融资绝大多数只有通过间接融资渠道实现,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摆脱这样的恶性循环。
改变这一现状的途径之一,就是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而且有机会通过直接融资行为去获得股权融资和长期债权融资这样的低成本、稳定的资金来源,提高产业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信心。而实现企业更多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做法,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
十年后的今天,中国资本市场除了已有的沪深主板之外,已经建立起被称为二板的创业板、新三板,还重建了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组建了“T4”层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也形成以股权融资和长期债权融资为主的产品架构,另外还推出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配套的金融产品。
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依然需要完成和完善,央行行长周小川11月19日撰文指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以显着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推进股票发行注册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完善保险市场,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与产品”。
显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全是一个长期推进的目标,需要有节奏地分步实施,但这一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许多复杂的问题,金融改革显然也会影响到现有的一些利益格局,这些都是对金融监管机构行政能力和监管智慧的考验。
慧择提示:据了解,中证登同时要求要求各个主办券商必须按照数据接口的规范标准及技术变更指南,在2014年元旦之前完成技术系统相关准备,同时参加公司组织的仿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