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我国保险行业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资金问题

更新时间:2017-08-27 23:44
  【摘要】我国保险行业在过去的十年总结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制度,对资金运用也有了基本的体系,在今后的发展中,保险行业在资金方面可能还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呢。

  资金运用政策的不断放开,对行业发展能力和监管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行业自身发展能力相对不足,在金融市场创新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012年以来,国内金融改革不断加快,券商、基金、信托与银行理财等领域,从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到业务类型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保险资金运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通了与这些市场的联系,通过近一年来的不断推进和落实,当前的资金运用管理方式、投资范围、产品形式,乃至整个行业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从实践情况看,问题也不少:有些公司市场反应较慢,竞争意识不强,对市场的新情况不及时跟进,不主动研究;有些公司开发能力跟不上,面对一直期待的政策,却发现开发不出好的产品,或者开发出了一些产品,但市场没有反响;有些公司抓住机遇推进新业务,但深刻感受到对风险没底,感受到人才的匮乏,感受到后续管理的困难;还有部分机构,“无知者无畏”,不研究市场,不重视风险,只看收益条款,投资冲动明显。上述这些情况,深刻反映了行业面对新政策和新形势,自身准备还不足。资金运用政策的放开,从长期来看,从大多数公司的角度看,是有利的;但从短期来看,从少数自身存在问题的公司角度看,风险还很大,可能还要付出一笔学费。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监管应对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凸显。首先是监管理念和思路的调整。监管任务日趋繁重,必须不断明晰监管定位,不断厘清监管和市场的责任,不断调整监管的方式方法。过去一段时期,我们监管部门一直在努力推进这些工作,现在看,还需要继续加快转变,监管主要是承担政策制定和风险监控职能,防范系统性风险,市场主体需要承担决策、发展和管理的风险,二者应当界限清晰。其次是监管经验和技术的缺乏。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历史不长,经验积累还不够,需要持续学习国内外先进监管技术,加强对市场新情况新问题的研判,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和效能。最后是监管力量和资源的不足。这些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较快,行业从业人员从几百人发展到几千人,管理资产规模也快速增长,但监管力量和资源未及时跟上,未来需要从人才引进、监管机制等多方面弥补这一缺陷。

  保险业务发展的偏离及资产负债的不匹配,给资金运用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从部分业务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对理财产品的过度追求及恶性竞争,导致资金成本不断攀升。去年以来,随着保费增速放缓,部分保险机构迫于业务增长压力,大力发展短期限和高收益的万能险产品等理财型保险业务,快速提升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这些万能型产品,期限多为1年或2年,结算利率达到5%甚至更高,手续费率3%左右,而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仅为4%~5%,有时还更低。此类高回报要求的保险业务,将迫使保险资金运用盲目追求高收益率,必将引起公司在投资上的激进,甚至是铤而走险,引发各类风险。
  从整个行业情况看,长期存在的资产负债不匹配的矛盾,压力大都传导到资金运用。一直以来,我们保险行业的资产负债匹配工作相对薄弱,存在“长钱短用”和“成本收益倒挂”等问题,这一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将一直存在。资产负债错配,既有客观限制因素,如投资市场长期工具的缺乏等,也有公司管理的问题,如缺少资产负债管理机制,产品开发与投资运作两张皮,产品、精算、投资、销售等部门各自为政。这些问题,随着保监会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委员会的建立,保险机构不断转变理念,相关政策逐渐完善,资产负债不匹配的矛盾将可能得到缓解,但在未来的发展中,配置政策如得不到切实执行,保险机构限于各种压力或绩效考核,继续大力发展资金运用根本难以承受的产品和业务,长期下去必将酿成风险。

  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性增强,把握经济金融市场趋势难度加大
  一是宏观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欧洲经济仍处于弱复苏态势,欧债危机将深刻影响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基础走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增强,资本回流,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更加困难。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到了关键时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甚至是风险,可能会出现各种可遇见或难以遇见的突发问题,政策决策的难度也在加大,变数增多。二是我国经济及金融转型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增多。未来一段时期,伴随宏观经济转型和调整,当前的金融格局、业务和监管都面临改革、创新和发展。保险资金是长期资金,利率敏感性强,对风险的容忍度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公募及私募基金等市场出现的新变化,都可能对保险资金运用造成冲击。三是金融行业竞争更趋激烈。近来,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金融机构和产品的市场竞争,一方面推高了保险业务的销售费用和收益要求,加大了保险资金的成本,提高了对投资收益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保险资金要走出传统的债券、股票等投资领域,同银行、信托、证券等一起,在公开市场和实体经济等领域展开直接竞争,对经验并不丰富的保险机构构成现实挑战。

  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各类风险因素增多,且复杂性和关联性增强
  一是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近一段时间,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截至2013年5月底,在保险机构已备案和注册的120项投资计划中,偿债主体属于融资平台涉及40项,规模合计1503亿元,占总规模的41.48%。经初步分析,上述40项存量投资计划,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偿债主体偿债能力较好,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大,增信措施充分,风险基本可控。但是,在部分区域,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集中举借巨额债务,区域性风险逐步显现,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需要高度关注。二是影子银行风险。近期,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异常波动,资金面趋紧,银行理财产品等影子银行产品收益率大幅提升,势必将加剧我国影子银行产品风险。此外,近来有关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的“面临违约”、“到期无法兑付”等负面消息不断。上述金融产品经过快速发展期后,信用风险逐步显现。我们应密切关注,防止成为最后接棒者。三是道德风险和利益输送。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的利益输送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保险机构要引以为鉴,进一步防范各个投资领域内的违规交易、利益输送风险。同时,保险资金另类投资金额较大,期限较长,操作复杂,公开性差,风险隐蔽性强,投资过程中容易产生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利益输送等风险隐患。四是各类风险交叉传递。面对经济放缓,债务高企,地方政府偿债高峰来到,加之货币政策不放松,这些因素的叠加,实体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困难,实体经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将逐步传导至债券、理财、信托、股权、不动产等投资领域,风险跨领域、跨行业传递趋势显著增强。五是保险资金错配的风险。保险资金具有自身特性,如期限长、具有一定资金成本、追求绝对收益等,此外,在投资方式方法上也有着自身特点,这些决定了保险资金和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资金不一样,如果不研究保险资金自身特性,简单将保险资金等同于其他资金一样投资管理,甚至错误地运用于不适合的方面,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慧择提示:保险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防范于未然,做好充足的准备,即时危机到来的时候也不至于慌乱,能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