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业杠杆与金融业不同 需区别对待

更新时间:2017-08-25 10:17
  【摘要】据了解,近日来杠杆这个词,在保险和金融业很是走俏。由于国际环境影响影响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继金融业之后,人们开始讨论保险业的杠杆化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开始有意识地去杠杆化,而中国则出现了加杠杆的潮流。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救市计划,这些加杠杆的操作,帮助中国经济成功保八,但是,随着操作的深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出现杠杆过高的风险,杠杆化操作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事实上,新一届政府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其核心内容即"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以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

  专家指出,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去杠杆化是以"阵痛"换取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而6月份席卷金融业的"钱荒"问题,也被解读为央行力主去杠杆。

  "钱荒"也给银行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开始对表外业务进行去杠杆化操作,对影子银行业务进行了收缩,表内业务方面,银行也进行了贷款结构调整,增加短期贷款以减轻期限错配。

  对于同样是负债经营且杠杆率只有6-7倍的保险业,需要去杠杆化吗?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保险行业分析师缴文超向和讯网保险频道分析指出,保险公司不能也不需要进行去杠杆化操作。在其看来,保险公司本身就是负债经营的企业,其收取的保费相当大一部分形成了保险公司的负债。

  "保险公司投资方面的杠杆率虽然很高,但是其杠杆化操作大部分都是表内业务,受到中国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的正常监管,风险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管理。而类似于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这样的投资项目虽然受到的监管相对薄弱,但是仍能受到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且这一部分投资在保险公司总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小,不会对保险公司整体经营的稳定性形成较大冲击影响。" 缴文超说。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陈华也向和讯网保险频道分析指出,从现阶段中国保险公司及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并不需要进行去杠杆化操作。
  陈华认为,中国保险市场目前正处于较快发展的成长期,与经合组织(OECD)发达国家相比,目前的杠杆比率不高。而且保险公司的杠杆化操作基本完全处于保监会的监管之下,通过偿付能力监管,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了有效监管和控制。

  据了解,影响保险公司杠杆率的因素有:偿付能力水平、权益类投资比重、保险公司规模、资本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环境。

  目前,中国是通过偿付能力监管来控制保险公司的杠杆风险。2013年5月,中国保监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整体框架》。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整体框架引入了三支柱模型,在现有制度关注量化资本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定量监管与定性监管的有机结合。

  偿二代会对保险行业杠杆率带来什么影响?陈华认为,不同的公司受到的影响不同,目前阶段尚难以得出一个定论。

  而此前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虽然偿二代给出了一些量化指标,但整体还不能判断以后偿二代对保险公司资本需求的影响,只能说如果确实是向欧洲标准靠拢的话,那么那些以承保盈利为主业、本身不那么依赖投资市场的公司应该不用太担心,而那些在投资上杠杆比较高、风控差的公司资本应该是趋紧的。

  受宏观经济和国际环境影响,中国踏上了去杠杆的路途。随着6月份"钱荒"问题的出现,各行业也纷纷掀起对杠杆率的讨论,金融业首当其冲。

  慧择提示:综上述可知,保险业杠杆状况与金融业的状况有所不同。专家认为,国内保险行业杠杆率并不高,所以也需要去杠杆化操作,否则将会不利于行业和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