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买到假车险了

更新时间:2025-04-15 08:09
我的车险,是10月到期。

一到8月,保险公司就会用洗车券勾引我,提前续保。

平均每年保费,在5千块钱左右。

今年有点反常,才4月,就有“业务员”联系我续保。

对方也不废话,直奔主题:

今年啥也不送,但保费打骨折,才3千。

这个价格,我很心动。

只是今年的“报价单”,长得不太一样↓

往年,长这样↓

我有些怀疑:

第一,今年报价单里,一个“险”字都没有,都是“服务”

第二,今年的保费价格太便宜了,整体保费折扣35折,低到离谱。


针对我的疑问,“业务员”的回答,也是滴水不漏:

第一,这是两家公司,所以报价单格式不一样;

第二,保费折扣,是他们国企升级央企,回馈用户额外申请的。


为了打消我的疑虑,“业务员”专门分享了一张“保单”给我。

正是这张“保单”,出卖了他。

“保单”的签发机构,竟然是“泰康(海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保单”的签发机构,竟然是“泰康(海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怎么可能签发保单呢?

再仔细一看,原来这是一张“保障单”。

压根儿就不是 “保险单”。

八卦如我,又查了企业工商注册信息。

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0万

这些条件,怎么可能是保险公司呢?

它的经营范围里面,甚至都没有“保险代理”

于是,我给泰康保险官方客服打了电话。

得到的回复是:


该公司,和泰康保险,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已经注意到,有被“车辆统筹服务”公司碰瓷的情况。


所谓的“车辆统筹服务”,其实就是私人之间的“互助协议”。

统筹服务公司牵头,大家给他们公司交钱。

谁的车子出险了,这个公司就给一点钱。

这本质上,和保险没区别。

但问题在于,这些牵头和管钱的公司,信用值太低。


举个例子

参加车辆统筹服务的人,每人交3千。

你车掉块漆,赔三百五百,没问题,赔你钱。

但造成他人重伤,要赔一百万,想要赔钱那可难喽。

我在查询资料的时候,看到一个案例:

车主买了交强险和“车辆统筹”。

发生事故后,交强险已经赔完了;

“车辆统筹”说,交警的事故责任书是假的,所以不赔。

最后只能打官司,而且要到统筹公司所在地打官司。


打官司,车主的利益就一定能得到保护吗?

不一定。

首先,“车辆统筹”这种协议,属于民事合同,受合同法的保护

最好的结果,法院判该车辆统筹公司赔钱。

但它没钱怎么办?

很多车辆统筹公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只是个数字,不是实缴资金,公司账户可能一分钱都没有。

司机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执行不到钱。

其次,合同法侧重公平,保险法侧重保护消费者利益。

同样是合同纠纷:

保险合同,侧重于保护投保人利益。

出现纠纷,先别管投保人错没有,先看保险公司有没有错。

合同纠纷,侧重于公平原则。

当事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各自有错,各自挨板子。

当出现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交通事故时。

保险法会偏向于赔钱,合同法偏向于谁的错谁买单。

总结一句话,就是车险必须买,统筹就算了。


怎么避免买到“车辆统筹服务”呢?

首先,价格太低,一定有问题。

正常来说,新车首年的保费都比较贵:

30多万的车,车险要1万元左右。

但从第二年开始,保费价格,就会打个7折左右。

后面加个会相对稳定,不会太高或者太低。

但凡价格低到离谱,一定是统筹,不是车险。


其次,统筹服务的用词,都很与众不同。

可能是车辆损失服务、车辆损失统筹…

但一定不是“机动车损失保险”。

只要它敢把保险两个字写进合同,就已经违法了。


最后,付款时,看清收款方是谁。

现在买保险,很多都是扫码付款。

扫码的时候,一定看清收款人是谁?

可以是**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

一定要有“保险”两个字。

保险买错了,还可以退保。

但是车辆统筹服务,钱到人家手里,想拿回来就难喽


最后,关于车险的两点提示:

1、医保外用药一定要加;

2、三者责任一定要够高,最好500万;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想了解具体的保险问题,预约>>>保险咨询顾问,为你1v1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