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一件比股市暴跌更可怕的事:普通人马上面临3大暴击

更新时间:2025-04-11 08:55

“清明上坟都没掉眼泪的人,被股市崩哭了...


图片

(图源:客户真实供图)


网友真是段子手,这一套黑色幽默下来,我竟不怀好意地笑了。


短短几天,美股狂泻近4000点,又伴随金发老头发的每一条推特,涨涨跌跌...


全球股市陷入血雨腥风之中。


有人戏称:“千股跌停,不过是金发老头翅膀轻轻一振。”


图片

 (图源:网络)


这个世界,真是太魔幻了。


吃瓜的同时,也想正儿八经跟大家聊聊关税、股市、和未来经济趋势,这些高大上的话题。


“这个世界会坏到什么地步?钱能放哪?”且听听看。



关税大战,为啥股市血流成河?



4月3日,金发老头一纸“对等关税”令,对全球拉开毛衣战。


啥叫“对等关税”?就是美国单方面给别国商品加税,而且加得离谱。


老头宣布,对中国关税在原20%的基础上加征34%。


越南升至46%,日韩25%,欧盟也没能幸免加了20%。


图片


连只有企鹅和海豹的岛屿(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也没放过。


咱也不知道,鹅鹅和豹豹怎么得罪了金发老头。


图片


之后的事情,就更“疯球”了,这里不展开讲。


4月4日,中方宣布对从美进口的所有商品,加征34%的惩罚性关税;

4月5日,美股应声大跌,金发老头扬言报复;

4月7日,老头威胁:如果中方不撤销加征关税,就额外加征50%;

4月8日,中方回应“奉陪到底”;

4月9日早,对中方总关税104%“对等关税”生效;

4月9日晚7点,中方对美再加征50%关税至84%;

4月10日深夜,开始上班的金发老头对中方关税加码到125%。


于是股市,应声倒地,血流成河。


很多吃瓜群众一边捂着钱袋子,一边一脸懵:加个关税而已,股市至于崩成这样?


比较复杂,我三言两语看能不能讲清楚。


图片


关税简单理解,是一个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收的税费。


想卖东西到别人的国家,得先给别人交点钱,这跟咱们上高速要交过路费是一样一样的。


那过“路费高”了,会影响两个方面:


1、“丢车”不玩了,全球将陷入经济危机


这一点,是最直观的影响。


关税政策下来,很多工厂的真实状况是:


“货,基本上都停了。”

“工厂不抗了,倒闭算了。”


老百姓会做什么?


老美宣布加关税后,美国民众已经买爆了中国产的相关商品。


再不买以后贵了呀,比方说以前一个面包卖5元,加关税后,卖15元,变贵后还买不买?当然不买了。


据耶鲁大学实验室分析,美国加关税以后,会让美国当年度通胀上升2.3%,食品和汽车的价格分别上涨2.8%和8.4%,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


如果,全球都一起加关税,经济陷入危机是必然的,会出现严重通胀,企业活不下去,失业率激增也是必然。


所以,投资者迅速调低股市的增长预期,股市也就如同经济的“温度计”,瞬间连锁反应。


2、各国释放的政策信号 “刺激”


面对关税冲击,各国政府降释放出一系列政策信号,也影响着股市走势。


就拿美国来说,金发老头执意要通过这种方式重塑贸易格局、制造业回流。


所以白宫甚至美联储的“沉默”,让投资者嗅到“持久战”气息,纷纷抛售避险。


投资者意识到,短期内政府可能不会像2020年那样迅速“救市”,股市悲观情绪加重。


全球经济衰退,要来了吗?


也不一定。


美国“沉默”,不代表中国沉默。


过去“中美毛衣战”持续了八年,我们在应对策略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面对一连串的施压,国家队的反应,让人惊喜。


第一招“输血救市”:央行第一时间向中央汇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第二招“引水入渠”:融监管总局将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上限提高到50%;


第三招“国家队护盘”: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资机构带头增持股票、多家央企密集宣布回购和增持计划…


好家伙,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在美股崩盘、跌跌不休的时候,大A仅用一天就稳住了局面,迅速翻红收官。


还都能稳住,实属不易。


图片


不过,大家也不要开心太早。


因为翻开历史课本会发现,关税战带来的影响,超乎想象。


1929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犹如一场毁灭性的海啸,瞬间席卷全球经济。


1930年美国为保护本土产业,颁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把进口到美国的数千种商品的平均关税,一口气提到50%以上。


这一举措,引发了各国的报复性关税——


加拿大、法国、英国和德国等超过40个国家,在第一时间宣布对美国的反制报复。


一场波及全世界的“毛衣战”就此打响。


当年关税战对经济的持久影响,展示几组数据让大家感受下:


-1929年-1934年,全球贸易规模暴跌66%。

-1930-1933年,美国约1/5的银行倒闭

-1933年,美国失业率达到了25.1%的历史高点


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人们陷入绝望的深渊。


图片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今天金发老头重新发起关税战,会不会继续把全球经济拖入了持久的泥沼?


未可知。


只是,1929年大萧条风,让人想起来,依旧令人毛骨悚然。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每一个都需要做好长期博弈的准备。



普通人,可能会面临三大冲击



时代的沙,落到具体的个人,会变成什么山?


从现实层面,最直接、最大的影响,大致有三个。


影响1:财富缩水


这波关税战的第一批受害者,就是各国股民。


两天内,全球市场市值蒸发5.4万亿美元,个人理财账户集体飘绿,堪称“史诗级韭菜收割现场”。


打开小红书,满屏都是大家的哀嚎。


有网友自嘲,本来买点大公司的股票准备养老,没成想它是来给我送终的。


图片


更魔幻的是,一个90后裸辞姑娘,揣着本金5万,贷款30万勇闯A股。


足足6倍杠杆。


评论区有网友好心提醒她这样搞容易爆仓,小姑娘则是期待这周一搏反弹。


我看了她昨天最新的帖子,爆仓倒没有,但是本金亏没了。


图片


当然,也人今天一觉醒来,看到纳指暴涨12%,开始后悔前两天割肉。


谁知道金发老头明天会发什么推文、搞什么幺蛾子。


这种大风大浪下,千万别颠,别轻易“割”,也别轻易“入”,勒紧裤腰带保命。


影响2:就业和收入稳定性下降


国内制造业,尤其是出口贸易短期内一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比如电子产品、纺织、机械制造等,可能会因为订单减少而降薪或裁员。


像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的工厂工人,接下来很有可能会面临收入腰斩和失业风险。


那些对美严重依赖的企业和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大概会更惨,很有可能快速坍缩甚至破产。


图片


早上我问了身边做外贸的朋友,做亚马逊平台的,因为物流走亚马逊FBA“包税”渠道,目前影响不大。


但接下来这种灰色渠道也可能会被美国严查,所以未来不好说。


另一个朋友,他们有部分美国客户担心货物到港后要付高额关税,已经停止下单和提货,新客户也“飞了”。


他悲观表示,可能随时失业。


图片


影响3:家庭债务风险暴露


市场不确定性越大,家庭就别轻易负债。


尤其要谨慎加杠杆买房,非必要不消费。


当然也有好消息。


前天,人民日报用了一个新词叫“增收减负”,字面理解就是,增加收入、减少负担。


那对于居民来讲,最大的负担就是,房贷、车贷等。


这也侧面说明,存量房贷应该还会有一波降利率,而降准加息大概率会在这个月实施。


风暴之中,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大风大浪下,简单八个字:


适当消费,积蓄安全。


咱不能说,股市不能进了,钱就揣裤腰。


经济环境越差,就越要选取一条稳健的“增值”之路。


当下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最安全、最稳健的方式,或许是配置财富型保险。


理由也有三:


1、稳健,对冲系统性风险


财富型保险以合同锁定收益规则,所有的收益都写进合同,安全无波动。


比如固收产品,长期复利收益高达2.5%,如果换成单利会更高,远超现在和未来银行定存的利率。


再比如分红型产品,有1%-2%保底利率,叠加预期超3%的年度分红,形成“下跌有底、上涨可期”的双层防护。


股票基金可能暴涨暴跌,但财富型保险每年稳稳增值,合同里白纸黑字写死收益,任凭市场涨跌都雷打不动的增值。


具体的收益,我展示一套帮用户做的理财方案,让大家感受一下:


图片


胡锡进也曾在“炒股日记”中提到,


“自己交了15年,本金一共投入18万,在第20年就变成了41万。现在回头看,它比一般的储蓄或是当初错买了几只股票,还是相当值的。


他之后考虑有一部分储蓄,转投放进保险。


图片


2、安全,媲美国债和定存


财富型保险,所有的合同条款受国家法律保护,保险公司也受金管局的严格监管。


如果真出事,那也有补救的方法。


比如用之前交的保证金来应对,或是政府接管,保险保障基金出手等。


总之,就算保险公司出问题,甚至破产倒闭,咱们的保单也不会“倒”。


图片


3、用钱相对灵活


对比其他理财产品,财富型保险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用钱灵活。


如果发生什么紧急事件,或者失业没收入等需要用钱,可以退保把钱拿出来应急。


不想一次性把钱全拿出来的话,还能通过「保单贷款」的功能,拿应急资金。


用完之后还回去就好,不影响保单增值和后续领钱。


如果买的是保终身的,只要不退保,咱们可以拥有一个终身有现金流的账户,拿来作为养老资金都可以。


不过也有坏消息。


这一轮关税战全面升级、各大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降息即将来临,在更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保险公司为了降低经营风险,接下来可能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部分高性价比产品可能停售,新上线的产品利率可能会下调。


对于个人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能赚的更少了。


同样一次性投入100万,3%和2.5%的预定利率之间,持有20年收益相差15.5万、30年收益相差30.6万、40年收益相差高达53.4万。


如今连存钱攒钱,也是入场越早,能享受到的利益越高;而越晚入场,红利就会越少。 


想通过保险做财富规划,或者想对比目前热销产品的收益,点这里,我们给你利益演示表。


最后想说:


经济这个复杂的系统,起起落落,周而复始。


前路慢慢,上车便身不由己,我们能做的,只有系紧安全带。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或者想了解具体的保险问题,预约>>>保险咨询顾问,为你1v1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