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都没掉眼泪的人,被股市崩哭了...”
(图源:客户真实供图)
网友真是段子手,这一套黑色幽默下来,我竟不怀好意地笑了。
短短几天,美股狂泻近4000点,又伴随金发老头发的每一条推特,涨涨跌跌...
全球股市陷入血雨腥风之中。
有人戏称:“千股跌停,不过是金发老头翅膀轻轻一振。”
(图源:网络)
这个世界,真是太魔幻了。
吃瓜的同时,也想正儿八经跟大家聊聊关税、股市、和未来经济趋势,这些高大上的话题。
“这个世界会坏到什么地步?钱能放哪?”且听听看。
关税大战,为啥股市血流成河?
4月3日,金发老头一纸“对等关税”令,对全球拉开毛衣战。
啥叫“对等关税”?就是美国单方面给别国商品加税,而且加得离谱。
老头宣布,对中国关税在原20%的基础上加征34%。
越南升至46%,日韩25%,欧盟也没能幸免加了20%。
连只有企鹅和海豹的岛屿(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也没放过。
咱也不知道,鹅鹅和豹豹怎么得罪了金发老头。
之后的事情,就更“疯球”了,这里不展开讲。
4月4日,中方宣布对从美进口的所有商品,加征34%的惩罚性关税;
4月5日,美股应声大跌,金发老头扬言报复;
4月7日,老头威胁:如果中方不撤销加征关税,就额外加征50%;
4月8日,中方回应“奉陪到底”;
4月9日早,对中方总关税104%“对等关税”生效;
4月9日晚7点,中方对美再加征50%关税至84%;
4月10日深夜,开始上班的金发老头对中方关税加码到125%。
于是股市,应声倒地,血流成河。
很多吃瓜群众一边捂着钱袋子,一边一脸懵:加个关税而已,股市至于崩成这样?
比较复杂,我三言两语看能不能讲清楚。
关税简单理解,是一个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收的税费。
想卖东西到别人的国家,得先给别人交点钱,这跟咱们上高速要交过路费是一样一样的。
那过“路费高”了,会影响两个方面:
1、“丢车”不玩了,全球将陷入经济危机
这一点,是最直观的影响。
关税政策下来,很多工厂的真实状况是:
“货,基本上都停了。”
“工厂不抗了,倒闭算了。”
老百姓会做什么?
老美宣布加关税后,美国民众已经买爆了中国产的相关商品。
再不买以后贵了呀,比方说以前一个面包卖5元,加关税后,卖15元,变贵后还买不买?当然不买了。
据耶鲁大学实验室分析,美国加关税以后,会让美国当年度通胀上升2.3%,食品和汽车的价格分别上涨2.8%和8.4%,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
如果,全球都一起加关税,经济陷入危机是必然的,会出现严重通胀,企业活不下去,失业率激增也是必然。
所以,投资者迅速调低股市的增长预期,股市也就如同经济的“温度计”,瞬间连锁反应。
2、各国释放的政策信号 “刺激”
面对关税冲击,各国政府降释放出一系列政策信号,也影响着股市走势。
就拿美国来说,金发老头执意要通过这种方式重塑贸易格局、制造业回流。
所以白宫甚至美联储的“沉默”,让投资者嗅到“持久战”气息,纷纷抛售避险。
投资者意识到,短期内政府可能不会像2020年那样迅速“救市”,股市悲观情绪加重。
全球经济衰退,要来了吗?
也不一定。
美国“沉默”,不代表中国沉默。
过去“中美毛衣战”持续了八年,我们在应对策略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面对一连串的施压,国家队的反应,让人惊喜。
第一招“输血救市”:央行第一时间向中央汇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第二招“引水入渠”:融监管总局将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上限提高到50%;
第三招“国家队护盘”: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资机构带头增持股票、多家央企密集宣布回购和增持计划…
好家伙,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在美股崩盘、跌跌不休的时候,大A仅用一天就稳住了局面,迅速翻红收官。
还都能稳住,实属不易。
不过,大家也不要开心太早。
因为翻开历史课本会发现,关税战带来的影响,超乎想象。
1929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犹如一场毁灭性的海啸,瞬间席卷全球经济。
1930年美国为保护本土产业,颁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把进口到美国的数千种商品的平均关税,一口气提到50%以上。
这一举措,引发了各国的报复性关税——
加拿大、法国、英国和德国等超过40个国家,在第一时间宣布对美国的反制报复。
一场波及全世界的“毛衣战”就此打响。
当年关税战对经济的持久影响,展示几组数据让大家感受下:
-1929年-1934年,全球贸易规模暴跌66%。
-1930-1933年,美国约1/5的银行倒闭
-1933年,美国失业率达到了25.1%的历史高点
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人们陷入绝望的深渊。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今天金发老头重新发起关税战,会不会继续把全球经济拖入了持久的泥沼?
未可知。
只是,1929年大萧条风,让人想起来,依旧令人毛骨悚然。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每一个都需要做好长期博弈的准备。
普通人,可能会面临三大冲击
时代的沙,落到具体的个人,会变成什么山?
从现实层面,最直接、最大的影响,大致有三个。
影响1:财富缩水
这波关税战的第一批受害者,就是各国股民。
两天内,全球市场市值蒸发5.4万亿美元,个人理财账户集体飘绿,堪称“史诗级韭菜收割现场”。
打开小红书,满屏都是大家的哀嚎。
有网友自嘲,本来买点大公司的股票准备养老,没成想它是来给我送终的。
更魔幻的是,一个90后裸辞姑娘,揣着本金5万,贷款30万勇闯A股。
足足6倍杠杆。
评论区有网友好心提醒她这样搞容易爆仓,小姑娘则是期待这周一搏反弹。
我看了她昨天最新的帖子,爆仓倒没有,但是本金亏没了。
当然,也人今天一觉醒来,看到纳指暴涨12%,开始后悔前两天割肉。
谁知道金发老头明天会发什么推文、搞什么幺蛾子。
这种大风大浪下,千万别颠,别轻易“割”,也别轻易“入”,勒紧裤腰带保命。
影响2:就业和收入稳定性下降
国内制造业,尤其是出口贸易短期内一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比如电子产品、纺织、机械制造等,可能会因为订单减少而降薪或裁员。
像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的工厂工人,接下来很有可能会面临收入腰斩和失业风险。
那些对美严重依赖的企业和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大概会更惨,很有可能快速坍缩甚至破产。
早上我问了身边做外贸的朋友,做亚马逊平台的,因为物流走亚马逊FBA“包税”渠道,目前影响不大。
但接下来这种灰色渠道也可能会被美国严查,所以未来不好说。
另一个朋友,他们有部分美国客户担心货物到港后要付高额关税,已经停止下单和提货,新客户也“飞了”。
他悲观表示,可能随时失业。
影响3:家庭债务风险暴露
市场不确定性越大,家庭就别轻易负债。
尤其要谨慎加杠杆买房,非必要不消费。
当然也有好消息。
前天,人民日报用了一个新词叫“增收减负”,字面理解就是,增加收入、减少负担。
那对于居民来讲,最大的负担就是,房贷、车贷等。
这也侧面说明,存量房贷应该还会有一波降利率,而降准加息大概率会在这个月实施。
风暴之中,普通人可以做什么?
大风大浪下,简单八个字:
适当消费,积蓄安全。
咱不能说,股市不能进了,钱就揣裤腰。
经济环境越差,就越要选取一条稳健的“增值”之路。
当下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最安全、最稳健的方式,或许是配置财富型保险。
理由也有三:
1、稳健,对冲系统性风险
财富型保险以合同锁定收益规则,所有的收益都写进合同,安全无波动。
比如固收产品,长期复利收益高达2.5%,如果换成单利会更高,远超现在和未来银行定存的利率。
再比如分红型产品,有1%-2%保底利率,叠加预期超3%的年度分红,形成“下跌有底、上涨可期”的双层防护。
股票基金可能暴涨暴跌,但财富型保险每年稳稳增值,合同里白纸黑字写死收益,任凭市场涨跌都雷打不动的增值。
具体的收益,我展示一套帮用户做的理财方案,让大家感受一下:
胡锡进也曾在“炒股日记”中提到,
“自己交了15年,本金一共投入18万,在第20年就变成了41万。现在回头看,它比一般的储蓄或是当初错买了几只股票,还是相当值的。”
他之后考虑有一部分储蓄,转投放进保险。
2、安全,媲美国债和定存
财富型保险,所有的合同条款受国家法律保护,保险公司也受金管局的严格监管。
如果真出事,那也有补救的方法。
比如用之前交的保证金来应对,或是政府接管,保险保障基金出手等。
总之,就算保险公司出问题,甚至破产倒闭,咱们的保单也不会“倒”。
3、用钱相对灵活
对比其他理财产品,财富型保险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用钱灵活。
如果发生什么紧急事件,或者失业没收入等需要用钱,可以退保把钱拿出来应急。
不想一次性把钱全拿出来的话,还能通过「保单贷款」的功能,拿应急资金。
用完之后还回去就好,不影响保单增值和后续领钱。
如果买的是保终身的,只要不退保,咱们可以拥有一个终身有现金流的账户,拿来作为养老资金都可以。
不过也有坏消息。
这一轮关税战全面升级、各大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降息即将来临,在更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保险公司为了降低经营风险,接下来可能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部分高性价比产品可能停售,新上线的产品利率可能会下调。
对于个人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能赚的更少了。
同样一次性投入100万,3%和2.5%的预定利率之间,持有20年收益相差15.5万、30年收益相差30.6万、40年收益相差高达53.4万。
如今连存钱攒钱,也是入场越早,能享受到的利益越高;而越晚入场,红利就会越少。
想通过保险做财富规划,或者想对比目前热销产品的收益,点这里,我们给你利益演示表。
最后想说:
经济这个复杂的系统,起起落落,周而复始。
前路慢慢,上车便身不由己,我们能做的,只有系紧安全带。
达尔文10号重疾险
医院开“3分钱一片”的仿制药,能治好病吗?
慧择小马老师|509 浏览
火出圈的中高端医疗险,众民保这次放大招了!
慧择小马老师|572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3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