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寿险公司出状况 员工自买保单

更新时间:2017-08-26 00:14
  【摘要】在市场经济下,各行业的竞争是剧烈的,很多公司因竞争力较弱而宣告破产,保险业也不例外,一些保险公司为了增强与同行之前的竞争力就开始想“歪主意”,尤其是近日不少寿险公司频出状况,要求员工自买保单,虽然这一现象早已有之,但是近段时间尤其明显,保监会表示不会坐视不理,上海保监局已经开始着手调查此事。
  寿险业的销售颓势正一步步浮出水面。自年初声称“将好产品卖给员工是福利”的安邦保险强制员工购买保险事件引发业内关注之后,17日又有知情人士向媒体曝料称,一家成立不久的中资寿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也出现了类似“要求员工自买保单”的闹剧。据悉,上海保监局或已介入、着手调查该焦点事件。
  “员工自买保单”现象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寿险商销售艰难的现状。业内人士透露称,尤其是在年景欠佳时,这种强制或半强制的内部摊派,在一些中小寿险公司中开始成为“潜规则”。
  内部摊销,销售压力所迫
  9月酷暑未央,部分保险商们却忽感凉意上心头。困扰他们的不仅有股票缩水,更重要的是保险销售回暖预期,在一次次升温而后又一次次落空。
  中国人寿今年1-8月份实现累计保费收入同比下降3.2%,平安寿险2012 年上半年个险新单负增长25%!如果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这样的保险巨头还可拿续期保费去抵消新单销售的乏力,那么,成立时间相对不长、渠道窄且人脉少的中小保险新军们,又该以何应对日渐倍增的销售压力?
  据知情人透露,上海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寿险公司分公司,最近召集部门负责人开会,会上提出内部摊派计划,即让员工购买自家保单。虽然没有明文强制,但在该公司内部员工看来,由于将与员工年终考核体系相挂钩,摊派此举形同“半强制”。
  据上述人士透露称,该公司一些部门、一些员工由于无法消化沉重的摊派任务,而无奈将此转嫁于自己的亲朋好友。“虽然有返佣作为诱饵,但由于目前资本市场不景气,大家还是担心保险产品的最终收益率不会太给力。”
  “前科”安邦保险:将好产品卖给员工是福利
  上述现象并非孤案。就在今年2月份,安邦保险员工在网络上自爆“公司要求所有在编员工,每人必须投保公司某两款保险产品中的一款”。有保险业人士甚至坦言,这在寿险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寿险公司中已经是“潜规则”,“有时候不是强卖,而是劝买。”
  有业内人士表示,让员工购买自家保单的背后,难掩一些保险公司冲规模的冲动。此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寿险市场某种程度上的低迷态势,至少对于中小寿险公司而言,销售压力不言而喻。
  谈及眼下寿险业销售现状,一家寿险公司营销经理直呼有“三难”:个险增员难、拉高件均产能难、提升银保产品吸引力难。“感觉无从下手,估计有些中小寿险公司也是受销售压力所迫,才会无奈想出此招。”另外,平安公司一位广州员工王某表示,平安近日也有向内部员工“兜售”前些天募集发行的一只基金产品。
  律师称违反自愿原则
  “这是变相的强买强卖行为。”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律师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说,如果将购买自家保单与员工考核体系相挂钩,那么形同于“半强制交易”,有违《保险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根据《保险法》第四条规定,“从事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自愿和诚实信用原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所谓自愿原则,就是指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享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双方均能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志。
  “这种强制或半强制交易,不仅是在保险业,在基金业也开始出现。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过一起相关诉讼代理请求。”吴冬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员工还在该企业任职,出于某些因素的考虑,多数员工会选择“忍气吞声”,而不会考虑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上海保监局或已介入调查
  吴东律师认为,“让员工自买保单,表面上看,对新单销售的刺激效应或许立竿见影。实则,对不自愿的员工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伤害,长期下去,也会吞噬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业内人士称,过去的十多年,保险业一直处于粗放式的快跑状态,如今应放慢脚步学会理性思考,正视与纠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投机取巧,一味地回避。
  慧择提示:要求员工自买保单,不仅违法了自愿原则,而且严重损害了行业间公平竞争的原则,这是保险业的蛀虫,必须尽快解决。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说,一些小保险公司强买强卖、劝买劝卖的举动尤其明显,在此呼吁保监局加强对监管的重视,这些违规行为将会严重影响保险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