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北京市养老金“涨”声不断

更新时间:2012-09-20 18:20
  【摘要】养老金这个话题在各个地方都是讨论的热点。据悉,今年本市不分户籍,将全部单位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围。而近年来,本市不断完善社保制度,在全国创造了多项“率先”:在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持卡就医、即时结算”,参保者再也不用垫付医疗费用;2009年、2010年、2011年接连出台了提高报销比例、提高封顶线、扩大报销范围等17项惠民政策,基本医疗保障待遇不断提高。
  惠民政策1
  养老金“涨”声不断
  今年80的姜延寿老人总爱在东华门附近的护城河边儿上钓上会儿鱼,日子过得清闲而又惬意。问起姜老为何生活这么轻松自在,老人回答:“在北京,我有钱使、有衣穿、有房住,看病还有医保,真是没什么让我操心的事了。”
  姜延寿建国前参加工作,1980年从北京丝绸厂退休,2001年工厂倒闭,但庆幸的是,退休待遇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他的关系随之转到社保来了,看病、发工资都是由社保来管。
  老人翻出他领退休金的存折,2009年,他养老金每个月是3188元,2011年就涨到了4088元。到今年,姜老的养老金已达到4618元。才几年的工夫,老人的养老金已经从每月3000刚出头,涨到了4600多。姜延寿觉得,老了也没了后顾之忧,这就是最大的满足。
  ◇点睛
  随着本市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每月已达到2516元,较5年前翻了一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也达到450元左右,增长了3倍。
  惠民政策2
  “一小”医保能管大事
  市民马建捷小两口工作年头不长,还在人生打拼的初期。2011年5月23日,儿子马天腾出生给家人平添了很多欢乐,但没过多久,一纸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让一家人顿时陷入困境。
  马建捷说:“儿子刚生下来就呼吸急促,生出来就去重症监护室住了两天。”
  儿子马天腾8个月大的时候,接受了心脏瓣膜手术。由于情况较为复杂,手术进行了两次,医疗费前后花了十多万元。幸亏当初参加了“一小”医疗保险,才为夫妻俩减轻了负担。
  马建捷透露,十多万元的医疗费中,“一小”医保给他们报了五六万元,解决了大问题。
  现在1岁多的马天腾如果不看胸前的伤口,其实已经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活泼好动。
  ◇点睛
  北京市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一老一小”医保。过去新生儿自出生到办理参保手续需要一个过程,并且新生儿出生后患重症的医疗费用通常较大,相关费用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导致家长负担较重。“一小”医保填补了新生儿出生到参保缴费的空档期,解决了患儿家庭的实际困难。
  惠民政策3
  “一老”参保只花小钱
  今年5月份,家住海淀区清华园街道的陈桂珍老人突发心梗,病情十分危急。安上两个心脏支架后,她的病情转危为安,但看病的花费是6万多元。老人想到自己参加了“一老”医保,心情才轻松下来。这次她住院安支架,虽然在北医三院花了62638元,可同时一下子就报销了45892.18元。而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像她这样的城镇老年人个人缴费金额每人每年才300元。
  慧择提示:北京市的养老水平应该处于全国前列,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其实,不光这么高的报销比例让老人很欣慰,用上社保卡后能实时结算,不用自己额外垫付医疗费,也让陈桂珍老人感到挺方便。对于他们这个收入不高的家庭,这也是相当实惠的一个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