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未来惠农保险会成为天平倾斜的一端

更新时间:2012-09-05 17:27
  【摘要】新农村建设在中国遍地开花。而惠农保险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中国,人口结构的天平一直向农民倾斜,直到2011年底,农村人口数量占比下降至48.73%,城镇人口才首次超过农村。
  正因为如此,中国保险业与“三农”之间历来关系密切。但由于涉农保险风险较大,费率定高了,农民买不起;费率定低了,保险公司又赔不起,因此不少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直到2006年夏天,《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其中“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发展多种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为“三农”指明了方向。
  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国家逐步将政策性农险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短短5年时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保持了年均85%的增速,试点从最初的6个省扩大至全国范围,承保品种覆盖了农、林、牧、副、渔业各个方面。到2011年底,中国农业保险保费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
  今年上半年,我们走访了多个农村地区,无论是河南的种植户、浙江的渔民,还是安徽的桑蚕户、广西的蔗农,又或者是云南的烟农,尽管劳作在不同的田间地头,但却共同享受着一份农险保障。遭了灾,就能获得一定的赔偿,尝到了甜头的农民开始主动寻求保险的庇护。农民心里清楚,相对于2011年农民全国人均纯收入6977元而言,上千元、上万元的赔付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
  相对于财产损失,令农民更加忧虑的是各种人身风险。由于具有缴费低,保障范围广,针对低收入农民最迫切的疾病、死亡和残疾等特定风险,小额保险、计划生育险、简易人身险等成为农民青睐的主要险种
  无论是农业保险,还是涉农保险,这些年为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所作的贡献有目共睹。2007年-2011年5年间,农业保险共向7000多万农户支付保险赔款超过400亿元,户均赔款近600元,占到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0%左右。人身险提供的风险保障也数目惊人。
  尽管如此,问题也不能被轻易忽视:由于商业保险的逐利性,资源并不会自发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甚至是险种之间合理配置。有保险公司甚至通过停办某些险种达到止亏的目的,而忽略了当地农民的迫切需求。
  农村地广人稀,展业成本过高。在滇北,营销员要骑着马去做业务,一天下来只能收几百块保费;在川西,为了一头死去的能繁母猪,查勘员要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开一天车,耗费数百元汽油,而汽油费远高于一头母猪的赔款,所以有些保险公司放弃查勘定损而选择直接赔付。事实上,这丝毫无益于保险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损害了所有投保农户的利益。
  在边远的农村地区,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保险营销员为赚取更多佣金,将触角伸到了服务范围之外的地区。农民出险,服务不能及时到位。极端情况下,还有公司收了保费就一走了之,给农民留下了坏印象,也损害了行业形象。
  慧择提示:以上为您介绍的是有关惠农保险的相关情况。正如中国人寿县域保险部副总经理王晓青所说:“惠农保险作为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险种,应充分发挥社会责任,为金字塔底端的人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