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业玩“变脸”成惯例

更新时间:2017-08-28 05:32
  【摘要】连续遭遇各种灾害的袭击,我国保险业的漏洞也正逐渐暴露出来。一场虫灾让我国农业保险“漏洞百出”,也向我国保险制度发出警示。然而,不仅是农业保险,据中国保监会通报,今年上半年保监会共接收保险消费者有效投诉案件6176件,同比大幅增长127.23%。
  据报道,人保财险和中国人寿分别以683件和994件的投诉量成为产险与人身险公司遭到投诉最多的公司,其中中国人寿的整体数量最多。业内人士称,投诉件数的排名与各公司市场占有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而在保险消费者投诉地区分布上,北京地区的保险消费者投诉最多。根据北京保监局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到6月,北京地区的产险公司共接到投诉403件,寿险公司共接到投诉534件,两者合计达937件。
  以笔者之见,保险消费投诉增多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当前保险服务存在瑕疵,引发消费者不满。比如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一种亲身体验,那就是保险公司业务员在拉保险时,服务态度非常好,主动上门,十分热情,但一旦消费者被说服,“签字画押”,业务员保费到手,则在服务上迅速“变脸”,消失得无影无踪。尤其是当消费者遇事报警理赔时,则面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场面,要索赔成功往往要说破嘴、跑断腿。
  二是电话销售骚扰不断。据报道,电话销售扰民问题的快速增多、屡禁不止,成为今年上半年保险消费者投诉的主要特点之一。今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电话销售扰民问题223个,占投诉总量的3.3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5个。其中,涉及产险公司108个,占产险公司合同纠纷的4.62%;涉及人身险公司115个,占人身险公司合同纠纷的4.71%。仿佛只要沾上了保险,电话就成了各个保险公司“锁定”的目标,每到保险期限快到时,都会进入电话推销保险的高峰。
  其实,保险消费投诉大幅增加,“根”在保险服务的理念、机制、模式不和谐,不对称,不到位,没有把保险消费者当作真正的“上帝”来看。保险公司总是先千方百计地拉保险完成保险业绩,达到了保费增长的目的,而今后消费者出险后的受理、定损、赔付等服务环节跟不上,甚至有的保险公司还推诿、扯皮,让保险消费者大失所望。笔者以为,我国保险服务的理念和模式理应多向发达国家学习,理应转变“老大”观念,不断提升服务状态。
  慧择提示:保险业各种漏洞和难题还需要同行人士的耐心解决。保险消费投诉大幅增加,需要引起保险行业的深度反思,要多从自身存在的问题找起,多发现自身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能力存在的瑕疵,少把责任推到保险消费者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