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知识下农村 该让农民朋友喜闻乐见
更新时间:2012-06-04 16:22
【摘要】保险在今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险知识的宣传也开始遍及城乡,近日河南保监局正式要求的保险消费者教育必须向农村地区下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近日,在河南的某些农村,村头多了几条关于买保险用保险的标语。这是今年4月以来,河南保监局要求的保险消费者教育必须向农村地区下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保险知识,宣传保险功能活动带来的变化之一。
河南保监局局长谭盾说,要将保险消费教育现场放到村庄,将教育对象定位于农民。根据河南农村、农民的实际,河南保监局还制定出全省统一的“标语内容”、“农村消费者教育提纲”、“农村地区墙报展板模版”等,力求各种教育形式都能做到简洁醒目,通俗易懂,效果明显。
要将政策法规、保险知识、消费常识、行业动态等传达给农民,河南保监局选择通过墙标和展板等形式。据初步统计,河南农村保险消费教育的试点地区每个乡镇平均至少刷制了10条标语,墙报展板已经覆盖试点地区50%的乡镇和30%的行政村。
在为此举叫好的同时,笔者认为,每个村靠10条标语、几块展板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保险条款文风生涩,不容易被农民接受。别说是给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灌输保险理念,就算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搞懂保险是怎么一回事,看懂那些复杂的保险条款、理清保险责任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标语、展板都是死的,若仅仅是放在那里,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还应充分调动基层营销员的积极性。
他们是农村里相对了解保险较多的人,使之成为其他农民的保险启蒙老师,为乡里乡亲通俗地讲解保险条款,也可以为自己培育潜在的客户资源。同时,还应探索其他的保险消费教育形式,一定要切合农村实际,运用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形式。
与此同时,农村保险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但同时也是销售误导最严重,存在问题最多的地方。
理论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保险需求。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民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了。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有为自身养老、医疗等购买商业保险的需要,在农村搞养殖、种植的农民也有购买财产保险的需求。
但是由于对保险知之甚少,农民不知道如何为自身及其财产购买保障,仍是一片蓝海的状态。笔者曾到基层银保渠道网点调查走访,发现只有极少的人认识到保险本质上是用来提供保障的,而不是用来理财的。甚至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保险和定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被误导了还不自知。
在银行网点里,销售人员一句“存款利息高,还可以送份保险”,返乡的农民工就把辛苦钱买了某分红险。等到要用钱时却傻眼了,别说拿利息,连本金都不保。甚至还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用养老钱买了十年二十年的长期分红险。诸如此类有而不明就里的人,在农村随处可见,有此遭遇的人骂保险公司的人都是骗子。正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在靠人际传播的乡村,一个负面事例的传播速度要比传播正确的保险理念快的多。
笔者认为这是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销售误导不会立马减少,需要保险从业人员和监管层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智慧。而且,普及保险知识,消除信息不对称,治理销售误导是一个系统工程,保险理念的渗透润物细无声,不容易看到结果,希望地方监管者不只是走走形式,跑跑过场,而是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切切实实使农村消费者增加对保险的认识和理解,使保险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
【慧择提示】保险在今天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完善各类保险体制,加强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利用保险为人民群众带来切实的利益,关系保险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已成为各级政府不可忽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