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长期寿险发展不足 专业险种份额不高

更新时间:2017-11-23 17:30

  今日,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某论坛上公开表示,党的十九大是引领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全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性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谋划了未来三十多年中国发展的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保险业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

  党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于做好保险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位。

  其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

  第三,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这个问题造成或派生的。

  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以及在保险业的体现,是我们做好保险工作的一条重要逻辑主线,改革开放之初,保险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保险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

  从人民群众的需求看,我国人均GDP已达81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1万美元。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在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体育文娱等各个领域的保险服务将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必需品,从我国的保险供给看,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在区域结构上,2017年1-10月,东部十六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1.85万亿元,占全国的57.1%;中部八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7809.9亿元,占全国的24.1%;西部十二省市原保险保费收入6045.1亿元,占全国的18.7%。在业务结构上,人身险中,健康、养老等长期寿险业务发展不足;财产险中,车险占比过高,超过70%,企财险、责任险等专业险种的份额不高。

  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我国保险业供给不平衡的特点。同时,在养老、医疗、农业、巨灾、责任保险等领域,仍然存在巨大的保障缺口,比如,我国的保险赔付占灾害损失比重远低于国际上30%的平均水平,我国寿险保单持有人只占总人口的8%,人均持有保单仅有0.13张。

  首先是安全感,这是对保险产品服务的基本要求。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这说明,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安全感是保险服务的基本内涵。不仅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且不必为未来的生活而担心,这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其次是获得感,这是保险业的重要努力方向。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保险业发展得好,消费者、从业人员和资本都将从中受益,但首先要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是第一位的,消费者必须有获得感。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保险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

  第三是幸福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保险业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无论是保险监管的监管理念、资源配置,还是保险行业的产品设计、保险服务,抑或是保险公司的经营愿景、战略规划、管理流程,都要和这一点紧密结合起来。保险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背离了行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要求。

  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保险供给和服务必须有大的飞跃,要着力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