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正成为全民诉求,商业健康险也因此实现了高速增长。然而,今年上半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速却明显放缓,同比仅增10.87%,与2016年上半年89.37%的增幅相比,落差较大。
上半年增速明显放缓
商业健康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最近几年,商业健康险作为国内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持续关注,发展也进入快车道。统计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国内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增加了483%,仅2016年就达4042亿元,同比增长47%;保险赔付也达到1000.75亿元,增长31.17%。
不过,大跨步的增长在今年上半年却出现回落。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2615.69亿元,同比增长10.87%。而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速为89.37%,再对比2016年全年的67.71%、2015年全年的51.87%,增速放缓趋势愈发清晰。
对此,某寿险公司人士表示,国内的商业健康险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完全实现其真正的保障功能。前两年的高速增长,从目前来看,可能是搭载了投资理财的属性所致。而上半年保监会134号文,对护理、失能、团体医疗等险种提出了相关要求,或影响相关产品的销售。
据了解,134号文对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进行了严格限制。其中与健康险相关的是:“护理保险产品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产品,生存金给付必须以出现护理状态或失能状态为条件。”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此条件下,如果把健康险当作投资理财品,投保人就无法拿出现金,使得此前市场上销售的理财型两全护理保险失去吸引力。监管部门剥离商业健康险的投资属性,令其发展困境逐渐显现。
目前,市场上共有太保安联健康、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和谐健康以及昆仑健康等7家专业健康险公司。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除了和谐健康保险实现净利润1.86亿元外,有4家全线亏损。其中,昆仑健康保险一季度亏损2.58亿元,太保安联健康亏损9659.19万元,人保健康亏损7272万元,平安健康亏损2506.38万元。另外两家,复星联合健康保险去年8月获批筹建,瑞华健康保险去年12月获批筹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朱进元近期表示,目前,商业健康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行业联动和顶层设计不足,碎片化数据程度过高;在医疗费用支出中占比过低,占比不到2%,而发达市场这一占比超过15%;另外,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市场作用远远没有得到社会认可,消费者的认识和接受还需要过程,市场还需进一步培育。
同源数据表明,从产品来看,目前健康险产品同质化严重,差异大多体现在疾病种类和保额上。同时,医疗数据的壁垒也阻碍了产品的研发和定价。现阶段,我国健康险费率制定依赖行业出台的疾病发病率,然而,我国的发病率维度粗糙,为精算师提供的依据有限;从数据获取途径来看,数据供应方主要有四类,即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类企业、制药器械类企业。其中,公立医院是核心数据掌控者,但分享数据的意愿并不强烈,而健康险企业相对弱势,在数据信息方面的议价能力较弱,较难获取有效数据。
产品和服务是“软肋”
有保险专家指出,对于商业健康险而言,保险公司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服务,是投保人最关心的,也是商业健康险的生命线。但这方面却正是国内相关保险公司的“软肋”。
上述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商业健康险公司难以获取医疗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有办法控制风险,无法精算、设计出好的产品。另外,在国内,保险公司考核医院的医疗费用很难,公立医院在生态链中处于强势位置,保险公司往往使不上力。“国外不是这样,商业健康保险和其他保险不一样,它不是给钱而是提供服务,就像社会医疗保险一样,因而更受欢迎。”
以美国来说,美国的医疗支付手段主要是商业保险,而我国依赖的是基本医保。美国的商业保险可通过就医流程控制患者流动,从而做到医疗资源再分配。而我国的患者流量受医院等级影响,大医院患者集中。商业保险无法对患者的流动产生关键性影响,因此,不管在服务价格议价或在理赔核保的信息获取上都处于劣势地位。
事实上,近几年,国内保险公司纷纷开启了与医疗产业的亲密接触。险企正以自建、投资、参股、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渗透到医疗健康上游领域,具体涉及互联网医院、线下医院诊所、智能硬件、养老等领域。如阳光保险投资成立医院,平安集团自建“平安好医生”和“万家诊所”,众安保险与微医集团合作推出互联网医院门诊险等。
除此之外,专业人才也是制约健康险发展的瓶颈。业内人士表示,在产品设计阶段,很多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产品要由寿险精算师签字,但精算师因缺乏基础数据和产品设计经验,常常修改产品形态,导致很多健康险在进入市场前就已经走样。
税优健康险仍待提高竞争力
除了商业健康险,目前由政府推动的税优健康险也面临发展困境。2015年12月11日,税优健康险开始在31个城市试点。试点一年来,截至2016年12月11日,13家保险公司销售税优健康险产品,共承保49032单,保费收入8583.74万元。此后,取得经营资质的公司逐渐增加,截至今年3月31日,共承保67272单,保费收入约1.18亿元。今年7月1日,税优健康险已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从此前试点情况看,税优健康险的发展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某寿险人士告诉媒体人,目前,对税优健康险的产品设计有硬性要求,比如,允许带病投保且保证续保;每年不低于20万元的给付限额;不得设置免赔额,被保险人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不得高于10%;无等待期;简单赔付率不得低于80%以及万能险方式的差额返还等。规定对投保人有好处,但让保险公司面临很多压力,因此,其推动热情不高。
上述人士表示,保险公司经常以团险形式销售税优健康险,以便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但在团险销售中,该产品又与之前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有一定重合,企业单位看不到实在好处,又感觉操作有难度,索性就不要了。另外,目前税优健康险按照24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由于税前扣除的额度有限,节税效果不明显。针对健康险的未来趋势,业内专家表示,应引入适度的市场化机制,通过保险公司在医疗环节有效制衡的独特作用,积极参与健康产业链整合,探索寻找合理的经营模式和利润模式。险企应深入上游医疗健康服务供应商,打通医疗健康数据路径,获取用户运动、健康、疾病历史等数据。同时,作为医疗服务支付端,控制服务方,便能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保险产品竞争力。
另外,针对税优产品的试点,相关部门可考虑大幅提高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的税前扣除额度,以税收优惠杠杆激发需求,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同时,应简化税收扣除程序,方便实践操作。
慧择提示:上半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速明显放缓,未来,商业健康险必须真正有助于控制费用并解决大部分人就医需求,提升就医体验的医疗机构的成长型和保障型健康险将相辅相成。
达尔文10号重疾险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277 浏览
限时放宽!给父母买长相安长期医疗险,免体检和人工核保啦!
慧择小马老师|1025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