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湖北保监局贯彻落实“1+4”系列文件初见成效

更新时间:2017-08-27 16:28
  中国保监会“1+4”系列文件印发后,湖北保监局在学习贯彻保监会“1+4”系列文件精神中,在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基础上,结合实际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使“1+4”系列文件精神在湖北贯彻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

  湖北保监局迅速召开党委扩大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党员干部大会和全体职工大会,向全行业下发贯彻落实文件并提出要求,使学习贯彻“1+4”系列文件精神的热潮在湖北保险业迅速掀起。编发了学习辅导资料,分发到全局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员工手中,开展自学;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交流思想认识和学习体会;邀请党校专家教授上党课,采取线下线上两种形式,举办分支公司高管培训班,以学习贯彻“1+4”系列文件精神为主题,学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消保知识等,一股学习热潮在荆楚大地保险业中蓬勃兴起。

  “重拳”治乱象
  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湖北保监局及时修订完善全年现场检查计划,加强组织协调,扎实开展车险、农险、大病保险专项检查,启动“亮剑行动”回头看,落实“两两”检查回头看监管处罚,指导全省保险行业协会开展自律。
  在公司治理上,将销售误导、理赔难、违规套取费用、数据信息造假等问题作为查处重点;在中介治理上,将非法集资、销售非保险理财产品、股东出资真实性等问题作为查处重点,检查处罚的频度、广度、力度、深度均进一步增强。
  今年前6个月,已对全省8家保险机构、27人次个人实施了行政处罚,处罚金额达250万元。其中,针对2016年“两两”检查回头看监管抽查发现的问题,对有关违法违规保险机构及个人罚款合计92万元,处罚金额较2016年“两两”专项检查增长1倍。
  指导各地保险行业协会,协调当地公安、司法部门深入开展保险反欺诈工作,有力打击了车险骗赔等违法犯罪行为,仅武汉市就破获欺诈案件235起,涉案金额达533万余元。

  “硬拳”控风险
  保监会35号文提出了“9个领域的风险防控重点”,湖北保监局结合实际,认真、全面、深入排查化解,将信访风险、非法集资风险、流动性和新业务风险、中介领域风险等4个方面作为重点,动真格、出“硬拳”,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在信访风险管控上,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优化投诉来访的接待流程。对投诉较多、经营异动、风险处置不当的公司,第一时间采取约谈、下发风险提示函等措施,刹住风险苗头。在防控非法集资风险上,组织全行业开展“打非”宣传月活动,在有关媒体开辟“处非”宣传栏加大宣传,要求各保险机构统筹做好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和业务发展工作,收到实效。在加强流动性和新业务风险管控方面,密切关注和监测重点公司经营动向,同时对重点产品加强监测,建立了重点产品季度统计分析制度,及时采取监管约谈、依法从严行政审批等有效措施。在中介领域风险管控上,研究出台了《湖北省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合规风险评估指引(试行)》,组织辖内各保险中介机构开展合规风险自查评估。坚持抓早抓小、露头就打原则,常态化开展中介领域风险排查,及时处置风险隐患。

  “铁拳”补短板
  在补短板方面,湖北保监局打出了一系列“铁拳”。一是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组织人员对现行监管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依法开展废、改、立工作,使制度建设臻于完善,切合实际。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农险经营管理若干事项的通知》,对各保险公司经营农险的合规性及机构设置、服务质量、产品创新等方面均作出制度规定。二是“三严三铁”(严守纪律、铁面无私,严防风险、铁证如山,严控裁量、铁案难翻)规范执法。深入推进法治机关建设,严格规范监管执法活动,要求监管干部做到“三严三铁”。截至目前,未发生因行政处罚引发复议或诉讼问题。三是加强监管形成合力。主动与当地人民银行、公安、法院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提升依法监管合力。四是加大问责管理力度。如针对某公司假保单案件,在及时妥善处置的同时,督促相关公司做好内部问责,并依法暂缓该公司的相关行政许可。五是突出中介监管。指导和推动保险中介机构加强业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争取保险中介监管云平台在湖北试点,与省工商局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对接。拟对全省保险培训讲师进行全面培训,对销售人员开展分级分类技能考试认证,进一步提升员工素质。六是加强监管干部队伍建设。第一时间启动“双随机一公开”模式,充实检查力量,提升监管干部的综合技能。

  “实拳”促发展
  在支持自贸区建设上开拓创新。研究出台了《保险业支持促进湖北自贸区建设的若干措施》。针对湖北自贸区“三足鼎立”(分武汉、宜昌、襄阳三个片区)实际,积极争取在设立科技保险、健康保险、内河航运保险专业机构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功能,推动保险产品、服务和技术创新。
  在吸引保险资金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协调,争取保险资金加大对湖北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项目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在湖北的累计投资额已达到775.84亿元。
  在推进重点险种发展上提标扩面。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并与有关方面协商达成一致,自今年起,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提标扩面,水稻保险每亩保额由200元提高到400元,油菜保险由5个县扩大到35个县,棉花保险由1个县扩大到15个县,并将新增省本级财政补贴1.6亿元。积极推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加快发展,目前全省已有15家保险公司经营“小贷险”业务,13个市州、50个县市区相继出台“小贷险”实施方案,15个县市区出台保费补贴政策,累计为7.21万个小微企业及个人融资130.03亿元,赔付3.47亿元。
  在典型引领方面抓好示范。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努力在“一县一品、一地一策”上形成特色。进一步抓好武汉保险示范区、十堰保险扶贫示范区、天门县域保险示范区、荆州综治保险示范区等创新试点,带动全省保险业实现创新发展。
  在助力精准扶贫上担当作为。自2014年以来,全省保险业创新开展了新农合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精准扶贫小额人身意外保险、低保五保户大病救助保险及黑山羊、小龙虾养殖和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种植等一系列有地方特色的保险扶贫险种30多个,累计为全省贫困群众提供了总额达130亿元的风险保障。还积极参与各类扶贫公益活动800余场次,援建、捐助金额达2600余万元。

  湖北保监局在贯彻“1+4”系列文件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各级高管“保险业姓保”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保险业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等方面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