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再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尽管再保险市场预期较好,但竞争也将随之变得更为激烈。外资财险公司在中国经营面临的难题,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地化的市场环境与全球的核保管理之间的磨合,二是销售和服务网络的相对不足。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1月份,外资财险公司保费总收入约20.1亿元,同比微增3.89%;外资财险公司保费之和占财险市场总保费之比约为1.94%。22家外资财险公司中,13家保费收入同比下降。
外资财险
保费增幅明显下滑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外资财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约20.1亿元,同比微增3.89%;而去年1月份外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幅为8.04%。从外资财险公司数量上看,从2015年到2017年1月外资财险公司均为22家,未发生变化。
从中资财险公司的情况来看,整体情况也并不乐观。1月份,中资财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约1016亿元,同比增长了5.81%,这一增幅也比2016年9.85%的增幅有明显下降。从公司数量上来看,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这3个时点纳入保费统计的中资财险公司分别为44家、52家以及59家。在保险公司数量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保费增幅出现下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财险市场的竞争态势。
不过,从保费收入的绝对值来看,1月份外资财险公司同比负增长的现象比较严重。在22家外资财险公司中,13家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数量过半。从中资公司的情况来看,在有可比数据的52家公司中,1月份共有34家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家同比下降,整体情况要好于外资财险公司。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受财险市场主体增加、车险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经济处在L型走势底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而外资财险公司处在相对劣势的位置。
两大难
水土不服、服务网络不足
外资财险公司在中国发展业务主要面临哪些方面的困难?是否有较好的突围方法?对此,业内人士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在沪上某保险经纪公司负责人覃桐(化名)看来,外资财险公司面临的经营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地化的市场环境与全球的核保管理之间的磨合,二是销售和服务网络的相对不足。对于后者,业内人士有更为详细的阐述,他们表示,受监管政策、服务网点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外资财险公司未能涉足车险业务,而车险在我国财险业务中的整体占比非常高,缺少车险支持的外资财险公司业务规模普遍不大。与此同时,在业务成本等因素的牵制下,外资财险公司服务网络不足,这又反过来制约了业务的发展,因此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从2016年22家外资财险公司的原保险保费规模来看,年度原保险规模保费超过10亿元的有4家,在5亿元到10亿元之间的有5家,在1亿元到5亿元之间的有9家,在1亿元以下有4家。“业务规模小,获取成本高,盈利的压力就大了。”覃桐分析道。
针对我国的车险业务,在2012年我国正式将交强险向外资保险公司放开之后,部分外资公司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不过截至目前其盈利效果并不好,并有两家公司正式退出了中国的车险业务。
此外,在业务渠道方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外资财险公司主要通过经纪人渠道开展企业财产保险等业务。由于外资财险公司基本没有直销渠道,所以很难涉及中小型客户,但往往中小客户群的风险较为分散,更利于发挥保险的大数法则,同时,相较于大型企业,这些客户的承保条件也相对更好。
对于外资公司在中国如何实现业务上的突破,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在承保端要做自己的优势项目,形成稳定的业务渠道和品牌优势,降低承保成本;另一方面,在短期内难以做大业务规模的情况下,要选择优质业务,即使保费规模可能小,但盈利状况也许不错,不过,说易行难,外资财险公司只能通过在市场中去探索更好的发展之路。
外资财险公司想需求业务上的突破,需朝着“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专”的方向发展,通过在市场中去探索更好的发展之路,积极创新,确保不会再大浪淘沙中淘汰。
达尔文10号重疾险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277 浏览
限时放宽!给父母买长相安长期医疗险,免体检和人工核保啦!
慧择小马老师|1025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