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科技保险“开花结果”

更新时间:2017-08-27 08:31

【摘要】前不久,由太平财产保险九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太平科技保险公司在杭州召开创立大会。紧接着,达安基因已经发布公告,将联手广东省粤科金融、金发科技等企业发起设立粤科科技保险有限公司。种种迹象表明,科技保险将迎来春天。

  各地“开花结果”
  何谓科技保险?这是指运用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手段,对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各类现实面临的风险,而导致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的财产损失、利润损失或科研经费损失,及其对股东、雇员或第三者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现实伤害而应承担的各种民事赔偿责任,由险企给予赔偿或给付保险金。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均可投保该险种。
  尽管就达安基因、金发科技等公司以发起设立公司方式涉足科技保险领域的用意来看,不免是为助力自身拓展金融保险业务发展渠道,从而推进全产业链布局战略,但总体而言,这仍有益于在未来让更多科技型企业披上“保险衣”,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目标。况且,对于推进科技保险这件事,国家在这方面是鼎力支持的。
  早在2006年,中国出口信保和华泰保险就被国家科技部与保监会“钦点”为试点承保机构,推出了科技保险。2007年,北京、天津、重庆、深圳、武汉和苏州高新(600736,股吧)区被确定为首批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区)。2008年,上海、成都、沈阳、无锡及西安高新区、合肥高新区,被批准为第二批试点城市(区)。此后,贵州、四川、南京、嘉兴、青岛等地,都相继加入推进阵营。
  与此同时,为鼓励企业投保科技保险,国家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保监会和科技部联合下发的129号文件规定,科技保险保费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国家财税[2006]88号文件规定,企业技术开发费在实行100%税前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
  时至今日,该险种已在越来越多地方“开花结果”。以武汉为例,2007年至今,该市科技保险从最初6个试点险种扩展到17个险种,涵盖研发类、产品类、融资类、人身类和财产类,累计为971家(次)科技企业提供1147.65亿元风险保障。如2014年,武汉市东湖区某科创公司的一批订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产品无法使用,损失达二十多万元。好在该企业在某财险公司投保了科技保险,最终由险企“买单”。倘当初未曾投保,企业所受影响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在科技开发创新与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伴随风险的发生,科技企业发展离不开保险的“庇护”。正如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社会保险和普通商业保险,作为科技部与保监会共同认定的涉及科技活动的保险业务,科技保险实为一种"准公共产品",能使高投入、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相关活动出现损失后获得补偿,从而提高科技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如何投保
  据了解,根据科技部和保监会的要求,目前各地在科技保险范畴内推出了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营业中断保险、高管人员及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财产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执业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专利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项目投资损失保险、特殊人员团体意外伤害险和重疾险,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等险种。例如,截至2016年底,成都高新区认定了12家险企,共95个科技保险险种,包括高新技术企业雇主责任保险、高新技术企业财产综合险、高新技术企业关键研发设备保险、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执行和损失保险等。其中,专利保护、出口信用及关键设备研发环节类险种投保额,占所有企业投保险种总投保额的70%以上。
  不过,虽能为科技型企业有效分散风险,但问题依旧存在:科技保险的投保覆盖面仍很欠缺。如据有关调查,沪上科技型企业投保该险种的比例不足15%,近20%的企业认为其保障作用有限;在长沙高新区460家高科技企业中,也只有l2家投保了科技保险。对此,专家建议完善产品、探索灵活的保费支付机制、加强政府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与管理机制。
  其实这方面,已有一些地方走在前列,如建立由政府、银行和保险机构共同参与的风险共担机制,以及对科技型企业投保进行一定额度的保费补贴等,都使该险种进一步惠及了更多科技型企业。

  慧择提示:所谓科技保险,主要是为科技产业提供高效的保险服务,所以科技型企业都能投保此类保险。目前国内首家科技保险公司已经成立,待保监会完成审批后正式营业,为我国科技产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