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业将开启人工智能大时代

更新时间:2017-08-28 15:17

【摘要】2016年,人工智能震撼来袭的同时,也在保险行业掀起一阵流行风。据了解,日本富国生命保险公司今年1月正式启用人工智能系统,负责公司的保险理算业务,而公司的34名理算员将在3个月后正式“下岗”。

  定了!未来“保险+人工智能”,大佬们这样预测
  对于“保险+人工智能”,各界大佬此前都有所预测。2016年8月,2016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立足保险发表演讲,出现频率最高的词,除了“保险”,就是“大数据”“风控”和“信用”。马云表示,未来卖保险的都得是数据专家人和人工智能专家。
  而同样关注保险的还有李开复,其曾在Google、微软、苹果等世界顶尖科技公司担任全球副总裁职务,在其看来,证券、保险、银行等传统企业,各种金融数据非常丰富,且在非常狭窄领域,不用跨领域理解,可以快速产生商业价值。
  “人工智能其实是以海量的大数据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为依托的,此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缔造全球首个针对A股的“证券投资人工智能系统”、被誉为SIAI之父的张家林对蓝鲸保险表示。在其看来,国内的“金融+人工智能”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那么,保险业大佬又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其实,早在2013年,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就曾强调移动互联网对他心理上的冲击,此后,平安紧紧抓住两条主线,一是移动技术,二是大数据。
  2016年,“三马”创立的众安保险在科方面再下一城,成立众安科技,众安高层明确表示对其的三点愿景:助推整个保险生态信息化升级,领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应用,成为众安内部及外部合作伙伴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再来看看2017年,辞旧迎新的保险大佬关于保险业未来的展望,马明哲明确表示,未来,将通过大数据、云服务等新科技、新思维,从社交化、移动化、专业化、场景化切入发展,而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则更为直接,坚定用大数据智能武装。
  看来,人工智能,早已提上保险议程。

  国内保险试水进行时:客户服务智能化时代开启
  事实上,人工智能在我国保险业已有广泛应用。早在2012年,新华保险在其短信-电话互动服务平台方面就以引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用以解答常见咨询问题。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在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方面的运用已经更加广泛。此前,合众人寿客服岗位上多了阿里云人工智能小Ai一员,不但能够对保户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还可缩短服务接入等待时长,优化客户体验。
  另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同样在人工智能系统的运用上动作活跃。日前该公司打造出智能保险机器人“TKer”,可以提供证件扫描服务,便于保户直接投保,还可进行人脸识别以及语音交互功能为保户提供查询保单的服务。据泰康在线人士透露,“TKer”机器人未来也可能将服务于泰康线下业务,代替人工完成相关业务工作。
  人工智能在我国保险业的反欺诈运用中同样有所成绩。据了解,弘康人寿在推出人脸识别技术,通过技术来实现快速投保,以及防范保险骗保行为。蚂蚁金服保险平台也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来识别保户提供照片的真实性。
  具体来看,蚂蚁金服方面表示,图片识别是核赔流程重要应用之一。一些企图骗保的人可能会用网上下载的图片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公司智能识别系统会在庞大的图片库中对比投保人上传照片的真实性。“人工智能系统基本可以审核处理超过90%的报案,剩下一成的疑案、复杂案件会传送给人工处理。”蚂蚁金服方面表示。
  此外,在UBI车险方面,国内保险平台也开始试水。以车险平台车宝为例,它与国内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基于OBD盒子的保险车联网产品。此外国内OBD制造商元征科技也与平安产险和百度合作推出基于OBD元征Golo的百度地图,为通过百度地图APP预约购买平安车险的车主提供相关设备。

  人工智能在海外:保险经纪人饭碗不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看看作为“舶来品”的人工智能,在国外有哪些前沿运用。
  日前,日本富国生命保险宣布引用人工智能系统IBM Watson Explorer,并以此代替34位保险索赔业务员职位。对于该系统所做的工作,日本富国生命保险具体表示,人工智能将扫描被保险人的医疗记录与其他信息来决定保险赔付金额。受伤定型、患者病史以及治疗形式都将纳入理赔金额的考量。
  人工智能在前端销售以及定价方面在国际市场上运用同样广泛。有保险科技创业公司此前发布了人工智能虚拟保险代理人,能够回应消费者的咨询并与其交流,还可对保险条款进行解读。在验证消费者身份后,虚拟保险代理人还会发送保险计划报价,基本覆盖了一般保险代理人的主要工作内容。以一家在美国开业的保险公司Lemonade为例,该公司宣称完全不雇佣保险代理人,而是采用了一个叫“Maya”的程序来为投保人计算保险利率。以色列一家保险初创公司同样宣称未来目标是用机器人和机器学习替代经纪人与文书工作。
  此外,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仅用照片就可定制车险成为可能。据了解,美国在线车险经纪平台Insurify可以仅凭用户提供的一张车牌照片提供汽车保险。具体来看,在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接收到照片后将搜索保户的个人记录,判断其个人信息和驾驶记录。据了解,Insurify根据对于保险公司的了解,将用户风险特征和保险公司偏好进行了智能匹配,仅向用户推荐适合的保险产品。
  同时,有报道称,三家日本保险公司正在测试或引入人工智能系统,它们希望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完成一些技术性工作,如为顾客提供合理的金融计划。
  产品方面,UBI(Usage Based Insurance)车险在国际保险市场正在盛行。据了解,该险种将记录保户的驾驶习惯,以基于用户行为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分析进行下一年的保费定价。以意大利规模最大的保险公司Unipol为例,Unipol将车联网设备送给车主,车主安装后即可直接在原有保费基础上打85折。一年后,保险公司获得了客户驾驶行为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评分后对驾驶行为良好的车主再次给予折扣。
  “但不可忽视,由于市场差异,中国市场的人工智能投顾产品可以借鉴国外的技术和理论,但却不能照搬模式。”在张家林看来,中美的投资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投资产品、监管以及投资者是最关键的三大差异。

  “保险+人工智能”,保险业新机遇时代来临
  “人工智能保险是整个保险行业的一个历史机遇”,业内表示,保险业正经历瓶颈,且缺乏突破,但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抹平这些差异,“人工智能是一条新的起跑线,原本存在巨大鸿沟的大小保险公司,将站在一个相同的起跑线上。”确实,就这点上,那些创新拥抱新科技的公司将更有机会抓住历史机遇。
  而未来,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保险业、如何与保险业相结合.也成为“拥抱前瞻”的各保险机构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
  首先,从专业性而言,2017年,保险业“以专取胜”将成趋势。业内人士对蓝鲸保险表示,目前保险市场上,产品同质化、可复制性较强,“相对来说,中国的保险业目前还是比较粗放,100多家企业,做得非常精细化的并不多,未来,发展目标上,专业化已成为共识。”
  “专业化服务才是在健康保险市场上制胜的关键”。而在该点上,人工智能无疑成为助力保险专业化的有力工具。“再先进的人工智能,也有局限,如解决不了情感问题等,但人工智能却可以推进产业专业化”,在专家看来,未来,人工智能将通过数据的录入和训练,逐步成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保险专家。
  其次,在大数据处理基础上,人工智能的到来,有助于保险普惠。“传统的人工投顾大多服务于高端客户,所以想要实现普惠金融必然要通过人工智能投顾来覆盖”,张家林表示,以智能投顾为例,整个A股的投资组合选择空间大约为10的500次方,而证券投资人工智能投顾系统SIAI已可以做到在10的33次方量级的投资组合选择空间中为用户寻找最合适的投资组合。
  “这是巨大的、海量的计算,这一切都依赖人工智能的运转,只为给用户找到最合适的”。张家林表示。由此借鉴,保险是金融产品中最复杂的产品之一,每个人对保险的需求不同,传统情况下,一般是由代理人为客户提供方案,但人工智能也可能给出非常符合用户需求的方案,从而降低对代理人的要求。“下一步,智能、最优、组合选择下的私人定制,或成为方向。”

  慧择提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革命即将来临。作为传统金融行业大佬的保险业,离开启人工智能大时代已经不远了,泰康人寿推出了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快速投保;而在车险方面,ubi将是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