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被“点名”的中国玩具—产品责任险

更新时间:2007-10-26 17:30

      假使你倘徉完美丽的爱琴海,然后满怀期待地冲进一家奥运纪念品商店,买了雅典娜和费沃斯两个吉样物,但翻开标签一看:Made In China。此时的你除了惊异,是否还有些自豪?但是现在,打着“中国制造”标签的玩具在垄断欧美市场的同时,也正在面临非常严厉的产品责任法令。2006年7月25日,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向欧盟通报,原产于中国的玩具布娃娃含被禁用的可生成致癌物质胺的偶氮染料,对人体健康会产生重大危害。日前德国已在全国范围无限期禁止销售该产品,并从市场上撤出剩余产品。

      事实上,内于产品责任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国玩具正面临着通告、召回甚至撤出欧洲大陆的危险。中国玩具不断被“点名”目前,欧洲大陆的玩具80%以上产自中国,但是在这类由于产品责任问题被通告的产品中,数量最多的也来自中国。2006年7月,欧盟委员会刊登了新的产品责任标准清单,取代以前公布的所有官方标准清单,涵盖了更多种类的产品。自2004年《欧洲产品安全指令》实行以来,中国产品的通告数量一直占总量的50%左右,而其中比例最高的便是玩具,约达26%。欧盟2006年11月6日发布了2006年第43周在欧盟范围内13起不合格产品消费备警告,其中涉及原产地为中国的警告就有7起。尽管如此,中国的很多玩具制造商依然没有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导致被通告召回的玩具数量还在不断上升。成本:中国玩具商的困惑对于一些期望改变现状的玩具厂商来说,成本问题成为他们走出困境的最大障碍。
 
      在欧洲,除了CE认证以外,还有专门针对玩具安全的EN71认证,以及各种其他方面的产品安全认证。为了生产符合标准的玩具,厂商们首先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就要投入比以前更大的成本:其次,玩具的检测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以电动和电子产品为例,由于2006年7月1日新执行的ROHS指令,使得一个型号的测试费用通常高达3万至6万元,而像童车这样的测试费更高达20万至30万元。玩具业是一个薄利行业,通常利润只有5%至8%。因此,面对高额的成本压力,很多玩具制造商已经考虑撤出欧洲,转销日美了。

      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1至9月天津口岸出口玩具246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3%。玩具主要出口美国和日本,对欧盟出口锐减,总额为195万美元,同比下降了42.4%。但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关于玩具的产品责任法规,也正在日趋严格并向欧盟看齐,给中国制造商造成不小的压力:圣诞前夕,由于利薄,很多玩具商已经无法接受美国的订单。产品责任险或可解惑事实上,对出口国的产品责任法规做认真地研究分析,可以避免一部分诉讼的发生,比如在安全警告、产品说明等不需要花费过多成本的地方下足功夫,另外还可以通过购买产品责任险来降低企业的风险。在国外,由于产品责任问题引发的诉讼赔偿费常常高得吓人,因此,生产商则更加积极地购买产品责任险,力图将潜在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目前欧洲的产品责任险已经占到非寿险业务的30%左右了,而美国则高达45%以上。相比之下,中国的产品责任险业务则似乎刚刚起步,从2003年的数据看,产品责任险在财险业务总量中占的比例还不到1%,而一直以来,在所有企业中,产品责任险的投保率只有4%。而对欧美市场的严峻形势,中国的制造商们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