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坚定的信念 金融市场将逐渐企稳
更新时间:2015-09-24 09:43
【摘要】中国股市在进入6月中旬以来一直处于大幅调整中,而全球股市也犹如惊弓之鸟,出现了暴跌,因此业内人士表示金融市场或许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礼。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近日参加会议表示,股市已经大致调整到位,金融市场可望更为稳定。
这次资本市场大动荡的洗礼,给了我们一个在全面加入新一轮金融全球化进程之前全方位检查梳理自身金融体系的机会。为避免跨境资本热钱利用我国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和金融市场现有的漏洞套利,放大市场的风险,我们在敞开“大门”的同时,必须堵住各种“地下”的漏洞,创造健康的市场环境。怀着坚定开放的信念,伴之以谨慎的开放步伐,必将促成中国资本市场在新一轮金融全球化浪潮中获得更为有利的局面。
央行官网日前发布了周小川行长在G20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讲话,其中有关中国经济的几个判断引发了国内投资者的极大关注:“6月中旬以来,中国股市发生了三轮调整,中国政府的措施,避免了股市断崖式下滑和系统性风险发生。”“股市调整以来,杠杆率已明显下降,对实体经济未产生显著影响。”“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趋于稳定。”“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场可望更为稳定。”
周小川行长的这番讲话,给在巨震中形同“惊弓之鸟”的市场提供了比较明确的指向。而一同参会的财政部长楼继伟关于中国经济增速的论断,则是对国际金融市场甚嚣尘上的中国实体经济崩溃论最为直接的反驳:“今年中国经济不仅能保持在7%左右,并且这一状态可持续4到5年时间。”
事实上,因监管机构6月清查场外非法配资的“去杠杆”而触发的沪深股市“踩踏式”行情,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太多反应。反而是中国监管机构一系列强有力的“救市措施”,引发了国际投资者的对中国市场化能否进一步得到政府背书的忧虑。尤其随着中国央行8月11日出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新措施,境内境外对与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悲观情绪的共振也随之达到了最大值,不仅人民币中间价对美元的汇率连续两日出现了空前的千点大跌,上证指数更直接创下了8年来的最大跌幅,后来虽然又一次迎来了央行的“利率和准备金率”的双降,但依然无法改变市场的颓势。更出人意料的是,在中国疲弱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催化下,沪深股市的巨震还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洲,在突如其来的恐慌情绪主导之下,在美国被称作“市场恐慌性尺度”的波动率指数(VIX),出现了如同2008年次贷危机之时那样的巨大跳升。出于对中国经济由于结构性原因或将引发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猝然“熄火”的担忧,一时间凡与中国经济沾上点边的各个资产类别,从大宗商品,到新兴市场各个国家的货币汇率,纷纷急跌。
在金融市场,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自身,这种出于对全面经济危机爆发的紧张情绪引发的各个资产类别的突然暴跌,显然有些矫枉过正了。稍微冷静观察一下便可明白,当下全球金融市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与2008年次贷危机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情形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与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之时的国际金融市场比较起来,今天,各国监管机构针对“大到不能倒”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引发的系统性和全局性的金融风险的场景有了更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措施。欧美各国的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充分吸取了当年应对雷曼兄弟破产时政策的不足之处,不仅加强了事前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比如对相关金融机构各种压力测试及相应的场景分析,对各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敏感性测试,对各个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指标也都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不错,目前有把悬在国际金融市场头上的达摩克拉斯之剑,那就是美联储在本月晚些时候或最迟年底就要开始几轮QE之后的第一次加息,这势必对全球流动性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推升资金价格,从而对新兴市场的金融资产价格构成空前的压力。但是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不仅已有了充分的预期和反应,甚至还有过度之虞。事实上,时至今日,美联储内部对于加息的幅度和速度依然充满了争议。因而,对美国的货币政策而言,这次加息时机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美联储加息与否,或何时加息对于全球资本的短期流动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相应的,美联储这次的加息靴子落地,反而会带来市场预期实现之后的平静。再进一步分析,美联储加息行为本身反映了美国实体经济已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持续的内生增长,这也为全球经济增速增添了新的动力。考虑到欧洲、日本和中国为了自身实体经济增长的需要而执行的宽松性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的“大池子”的资金一进一出之间,有可能维持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平衡水平上。
慧择提示:由于美联储加息和中国股市连续暴跌,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不稳。但与2008年的金融市场相比,各大监管部门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金融风险。因此现在说全球金融危机到来有点矫枉过正,所以投资者对接下来的资本市场发展不必太过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