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阳光、国寿将成立专业健康险公司

更新时间:2017-08-26 07:13
  【摘要】高于其它寿险业务的保费增长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使得健康险成为很多保险公司关注的焦点。据了解,阳光、国寿将成立专业健康险公司,以求抢占产业链先机。

  高于其它寿险业务的保费增长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使得健康险成为保险领域一大风口。

  而为了要赶上这股风,目前各家保险公司都开始埋头加紧布局健康险市场。笔者注意到,与以往只是在公司内部调整业务结构不一样,此次不少保险公司都有设立单独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或健康管理公司的打算,对这一风口的重视前所未有。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医疗健康险保费空间巨大,但在目前多数健康险公司未能盈利的现实下,对于准备在大健康领域拼抢的保险公司而言,产业链整合能力将是最关键的比拼。

  有望新增两家健康险公司
  “我们正在准备设立专业的健康险公司,申请材料已经提交保监会,目前就是等待批复,希望年内可以成立。” 6月1日,在阳光人寿与拜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中间带(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上,阳光保险集团健康事业部总监张剑敏对笔者表示。
  正在酝酿健康险公司的并不止去年底就把“医疗阳光”确定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之一的阳光保险,近来也传出了国寿股份计划在今年成立一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的消息。有消息人士称,国寿股份目前正在与安泰国际公司接触,拟合资成立专业健康险公司,但有关出资比例、合作模式等细节还未确定。
  面对可期的中国健康险万亿级市场,显然寿险老大国寿也坐不住了。实际上,随着2014年12月保监会批复太保安联健康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开业,国寿、平安、人保、太保四大保险巨头中就只剩下国寿没有专业健康险公司。截至目前,国内专业健康险公司包括人保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平安健康及太保安联健康这5家。
  但对现在市场上这几家专业健康险公司而言,盈利一直是一大难题。2014年年报显示,除和谐健康外,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仑健康三家均亏损,当期净利润分别为-3.87亿元、-1.23亿元、-0.63亿元,而和谐健康当期实现盈利33.77亿元,也主要得益于高达43.12亿元的投资收益。对于国寿股份较其他大型险企较晚成立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原因,有国寿高层管理人士称是因为在行业整体亏损的情况下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盈利的模式。
  不过,在5月6日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后,保险公司更多看到的已经是大健康的蓝海。据悉,健康险税收优惠细则已在5月12日正式出炉,拟在各地选择一个中心城市开展试点工作,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全市试点,而对此已经有不少保险公司火速成立了项目推进小组。
  “专业健康险公司很可能较早推出税优新产品。”一位健康险公司人士向笔者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准备产品开发,一旦产品细则出台,会很快对产品进行调整后推出。据了解,此次税优政策并不是针对现有的健康险产品,而将是定位于适合大众的综合性商业健康保险,涉及医疗、重疾、失能等保障范围,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而且由于还有平台对接的设计,初期也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能参与。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809.98亿元,在一季度高增长的情况下,同比增速再度提高至34.89%。

  抢占产业链先机
  商业健康险经营难度之大,一直是业界公认的,这也是各种利好政策下依然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难题。不过,从此次各家公司布局的动作看,他们也都在试图把握住盈利模式的关键点。
  “医疗健康险保费空间巨大,盈利能力依赖于产业链整合能力。”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指出,当前医疗健康险盈利能力较弱,赔付率在80%以上,费用率在100%以上,只有商业保险公司对医院、医疗等链条的影响力增强,赔付率和费用率有望得到较好控制,医疗健康险才能实现平均利润。
  在这方面行动较早的是中国平安。2008年,平安即参股慈铭体检;2013年,平安又战略投资美年大健康有限公司;而最近随着“平安好医生”APP上线,平安方面还透露计划未来10年在全国开设1万家诊所。
  去年以来在医疗健康领域持续发力的阳光保险也正明显地在构建这样一条产业链。2014年6月,保监会批复阳光人寿参与投资阳光融和医院股权,该医院总投入达25亿元,阳光人寿将持有50%以上股份。1月底,保监会再次同意阳光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基金,该基金规模为50亿元,主要投向医疗健康产业链中的成长期企业股权。

  慧择提示:在政策的利好下,健康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比较有发展潜力,但是同时商业健康险经营难度也非常大,不过,只要把握住盈利模式的关键点,相信会实现健康险的发展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