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伪保险违背保险原理 保监会鼓励创新但严守红线

更新时间:2017-08-25 03:22

  【摘要】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伪保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奇葩保险,这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利影响。保险专家表示,“伪保险”违背保险原理,消费者需防范风险。

  “伪保险”违背保险原理
  因为推出时间恰逢愚人节,很多人觉得“跌停险”是雪球网开的一个玩笑。这款产品说明中称,“凡是拥有A股账户,年龄在18周岁以上,即可预约购买。单只股票最低投保100元,最高可获1万元赔付。”
  一直到有投资者预约成功后,不少人才相信这真的是一只保险产品
  不过,在博取众多注意力一周之后,“跌停险”遭到保监会点名提示风险。保监会表示,保险风险是指尚未发生的、能使保险对象遭受损害的危险或事故,具有客观性、可能性和偶然性。保险风险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不可控,而股票“跌停”是可以受人为因素影响的。
  保监会还提示称,保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而“跌停险”类似对赌游戏,有“博彩”嫌疑,利用“跌停险”对股价波动进行保障,有可能进一步放大金融风险。
  无独有偶,一度引起市场热议的“贴条险”也曾被保监会指明为“伪保险”,随后因配合调查被迫停售。
  其实,早在去年6月,在《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销售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中,保监会就指出有部分财产保险公司违背保险原理,开发并销售带有博彩性质的保险产品。
  因此,保监会要求“产品开发应当符合保险原理。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同时提醒,“保险公司开发的保险产品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保险产品的命名应当清晰明了,且与保险责任紧密关联,不得以博取消费者眼球为目的,进行恶意炒作”。

  保监会鼓励创新但严守“红线”
  就在“跌停险”被监管层点名的当天,两家涉及外卖业务的互联网公司“美团”和“饿了么”几乎同时宣布推出保险品种——外卖险。一旦用户因为吃了该平台订的外卖拉肚子甚至生病住院,保险公司将进行理赔。
  互联网保险的核心要求包括标准化、易操作,消费者无需过多步骤便可完成投保和理赔。一位业内人士称,消费者如果吃坏肚子,理赔的内在驱动力会有多大,还是一个未知问题。此外,保险公司如何防范这其中的欺诈风险,同样也是一个问题。被称为互联网保险经典案例的“退货运费险”,推出后大获成功,但欺诈问题如同紧箍咒一般,使该类产品一直处在亏损状态。
  近年来,国内出现过的奇葩险种还包括:雾霾险、中秋赏月险、世界杯遗憾险、人在囧途险、BOSS莫怪险、春晚收视率险、吃货险……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不过,这些险种多数在推出后不久就被保监会叫停。对于这些保险产品“创新”,一位行业分析师称多数是赔钱赚吆喝,为的是眼球效应,打响品牌。
  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日强调,鼓励“互联网+”与保险结合的创新,但坚决反对打着产品创新的幌子,误导消费者对保险的认识,开发或销售带有赌博或博彩性质的产品。
  保险产品创新的前提是遵守保险业的基本规律,近期连续出现的“贴条险”和“跌停险”相继被保监会叫停,既说明互联网时代保险业发展的多样化趋势逐渐显现,也说明监管层对于创新的鼓励态度和制止不当市场行为的决心,仍将是未来保险产品发展不能逾越的红线。

  慧择提示:目前,保险行业的产品创新走到了一种盲目追求新奇的地步,许多“伪保险”面市。不过,“伪保险”违背保险原理,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需警惕风险,保监会尽管鼓励创新但仍严守“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