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经2013年保险业的低迷与阵痛后,终于迎来2014年的稳步回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增速达17.5%。那么2014年中国保险业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2014年是我国保险业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
各项发展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成绩单上“最”字抢眼。去年全国原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增速达17.5%,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的一年。保险行业经营效益显着增高,保险公司利润、保险资金收益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保险服务覆盖更多行业领域,“大保险”架构初步形成。2014年,保险业配合国家宏观调控,积极发挥经济补偿、风险管理和资金融通功能,成为支持经济建设和辅助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
保险业更强壮了。尽管以资产总额计,保险在“银、证、保”中仍是“老幺”,但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在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横向比较中,这股逆势增长、后来居上的势头,让人刮目相看。
保险业更有担当了。实体经济缺“钱”,基本医保缺“专”,安全生产缺“弦”,养老服务缺“链”……于是保险新政接连出台,行业试点加速推广,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探索有效途径。这股大胆创新、求真务实的劲头,博得四方点赞。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说:“十八大以来,我们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释放发展活力、解决突出问题、提升服务能力的根本途径,坚持抓重点、带全局,每年选择几个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2014年,我们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干成了一系列多年想干但没有干成的大事和难事。”
适应新角色,寻找新坐标
不能总是盯着保费、利润,要跳出保险看保险,把发挥保险功能、服务国家战略作为行业改革的定位
在金融业改革进程中,保险这“小个子”屡屡成为“领跑者”。
进入新世纪,保险业提出发挥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用行业自己的话说,是率先“上山下乡,出海入市”,在一些尚未开设银行网点的农村地区,是保险营销员第一个为农民送去金融服务。
项俊波认为,保险业要想适应角色转变,承担历史重任,必须进行更全面的改革,接下来要牢牢把握四个方面:
——有明确的定位。不能总是盯着保费、利润,要跳出保险看保险,把发挥保险功能、服务国家战略作为行业改革的明确定位。
——有清晰的路径。一手抓简政放权,激发保险市场主体创新和发展活力,激活效率,一手抓改善监管,确保保险业的发展是符合党、国家、人民利益的发展。
——有科学的时间表。在改革中既注重顶层设计,又坚持问题导向。
——守住风险底线。周密设计改革方案、做好风险应急预案,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一则家国天下——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福祉;一则强身健体——根治顽症积弊、释放活力。”南开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朱铭来认为,2014年保险业的改革思路非常清晰,这是新政策的频度、力度以及对行业影响的深度前所未有的重要保证。
突出市场主线,重塑微观基础
把保险产品定价权、资金运营主导权还给市场,“放开前端,管住后端”
“当前,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保险业要想谋求新一轮有质量的增长,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跑马占荒’,拼费用拼人力,必须靠改革激发各种要素禀赋的活力,以创新驱动谋求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教授王绪瑾说。
拆除“最后一道槛”,放开价格管制的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引导行业加快结构调整,保费收入实现质、量双优。
保险业加速产品定价还权于市场的步伐。继2013年宣布取消普通型人身险沿用14年的2.5%预定利率上限限制后,2014年保监会继续推动万能险和占财险七成以上份额的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市场指挥棒的作用初显。”保监会人身险部负责人介绍,各机构开发保障型险种的积极性明显高于以往,全年审批、备案的产品中,保障型险种超三成;全年人身险保费收入中,与民生保障关系密切的年金保险同比增长77.2%,健康保险增长41.3%;普通型人身险费率改革后实现保费同比增长265%,仅此一项,一举扭转过去人身险中投资型险种“独大”的业务结构失衡局面,行业发展内生动力开始显现。
下放投资决策权,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和比例限制,使保险资金运营实现内、外双赢。
保险业加快投资主导权下放市场机构主体的节奏。2014年保监会连发四道令牌,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创业板、优先股、创业投资基金,以及设立私募基金,使保险资金成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全能选手”。数据显示,全年保险资金实现运营收益5358.8亿元,同比增长46.5%,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投资收益率、综合收益率均创五年来最高水平。
提升监管“警示线”,改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倒逼保险机构增强责任与风险防范意识。
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2014年,保险监管坚持管、放结合:全年废止规范性文件4798件,规范性文件大幅减少近80%。同时,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符合国情、国际可比的新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和一套多层次、多渠道的市场退出机制,终结多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差而不倒、乱而不倒的现象,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立足全局需要,创新产品服务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多需求的保障体系
2014年,保险业大踏步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担当“助推器”、编织“安全网”。
这一年,得益于大病保险制度,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农民李江做了双膝人工膝盖置换手术。十几万元的手术费用,他个人仅需负担3万元。已卧床10多年的李江感慨:“要没有政策帮忙,这笔医药费可能一辈子都还不清。”
这一年,投保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后,在山东寿光开展畜牧养殖和加工业务的农民杨树军很顺利地从银行贷到200万元。“有了保险,银行乐意放贷,利率也下来了,企业想做大规模再不愁没有资金支持了。”
从支持股市债市发展、发展小微金融,到开办大病保险、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链;从大力推动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安全生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到参与国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保险业立足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改革,“大保险”格局日渐清晰:
做健全金融体系的支柱力量——2014年,全行业共发起基础设施投资计划1.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6.8%,其中投资1072.5亿元参与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投资360亿元参与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建设,保险资金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做改善民生的有力支撑——大病保险已在27个省开展了392个统筹项目,覆盖7亿人,参保群众保障水平普遍提高10—15个百分点。企业年金受托服务覆盖3.5万个企业的877万职工,受托管理资产3160亿元。
做“三农”发展的坚强后盾——保监会出台了《农业保险条例》,为农业保险发展搭建了比较健全的制度框架。2014年农业保险覆盖农产品174种,是2012年的3倍左右,共向3500万农户支付赔款214.6亿元。
做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2014年,各类责任保险共提供风险保障66.5万亿元,确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公众得到及时赔偿救治,同时用保险费率杠杆有效提升了投保企业的安全意识。
做灾害救助的及时雨——2014年,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巨灾保险共保体成立,深圳、宁波巨灾保险试点启动,人民群众期待已久的巨灾保险制度即将破冰。
“保险业已探寻到一条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行业发展与服务全局相互协调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人保健康保险公司总裁宋福兴认为,改革对行业影响最深的是认识上的变化,“全行业形成共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多地服务民生、服务社会,发挥专业优势,去参与建立一个多层次、多需求的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险人深信,只有以“大情怀”肩负“大担当”,才能更好地承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使命和责任,让保险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2014年,中国保险业交出了“历史最好”的成绩单,原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增速达17.5%,这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关。2014年,保险业不仅适应新角色,寻找新坐标,还立足全局需要,创新产品服务。
好易保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277 浏览
限时放宽!给父母买长相安长期医疗险,免体检和人工核保啦!
慧择小马老师|1025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