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银行理财需加大转型力度

更新时间:2017-08-27 08:44
  【摘要】各行业的发展都不能墨守成规,应积极进行创新和转型,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银行理财也理应如此。就目前的形势来看,2015年银行理财转型步伐加快。

  据统计,2014年商业银行对个人发行的理财产品共有6.5万款,环比2013年增长39.28%。而行业人士指出,2015年,银行理财业务将在规模平稳增长中逐步转型,最终回归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理财资金余额将继续平稳增长,若理财产品转型顺利,年末理财资金余额有望突破20万亿元。

  银行理财产品持续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理财产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创造条件。未来,我国产业升级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将带来社会融资总量的中高速增长,并将带来资产证券化、夹层融资和并购融资等多种新型投资机会,为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提供增量空间;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繁荣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为理财产品投资组合配置带来新机遇。在2015年资本市场继续回暖的背景下,理财产品将通过多种参与方式,从相关投资中获得稳健收益率。

  此外,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市场化特征更加明显,预计2015年受资金面宽松和实体经济增速回落的影响,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徘徊在4.5%—5%左右的水平。理财产品收益率市场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理财产品收益率与传统投资端收益率的相关度进一步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等主要传统投资品种的密切度提高,两市场收益率的下行将及时传导至理财产品收益率;二是存量理财产品投资资产的风险暴露可能导致产品收益率下降。若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存量理财产品投资资产的质量将降低,相应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将有可能逐步暴露,进而可能导致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水平下滑。

  银行理财产品要想谋求进一步发展,还需加大在产品结构方面的转型力度。从目前发展上看,一些国有大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已涉及多种资产,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到非标准化债券市场。同时,在产品类型上,也从过去的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结构性理财产品结合了固定收益类的低风险资产和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资产,能为中等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理财产品。2015年,在理财产品传统投资端的收益率继续下行及波动性增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将积极发展此类创新型理财产品。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还将呈现净值性产品在监管下大力发展,以及针对高净值人士的个性化产品将逐渐丰富这两大趋势。市场预计,2015年银行理财预期收益型产品将逐渐减少,净值型产品将逐渐增加,同时银行理财将更重视高净值人士的需求,并通过结合重大投资主题及创新产品结构等方式发行个性化的产品。

  慧择提示:由于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繁荣的推进,银行理财产品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为了推动银行理财的进一步发展,相关机构则需要加大转型力度,并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银行理财市场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