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养老金“入市”需尽快做实个人养老账户

更新时间:2015-03-16 10:11

  【摘要】养老一直是一个民众十分关心的话题。为了保障居民养老,有些人提出将养老金放入股市。对此,保险专家认为,养老金要想真正“入市”,需要尽快做实个人养老账户

  上周最热的新闻莫过于“养老并轨”。

  近日,国务院2号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发布,呼吁多年的“养老并轨”改革终于落地。《决定》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单位按工资总额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8%缴费。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养老并轨改革细则出台,标志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正式走向统一。饶有意味的是,细读《决定》不难发现,对近几年舆论经常关注的养老金“入市”问题,文件并未作出任何规定。

  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先实行省级基金调剂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基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但未提及基本养老基金账户如何保值增值问题。

  对养老基金如何投资运营,各界争论已久。考虑到养老金是关系稳定大局的民生资金,在投资运营的考量上十分谨慎,一直没在安全性和保值增值之间找到平衡点。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投资国债和银行存款,投资回报率在2%左右,扣除通胀因素收益为负。

  相比之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很早就进行了投资运营探索。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自2000年成立至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平均投资回报率8.6%,2012、2013年投资回报率亦均在6%以上。

  在养老金“入市”的呼声下,近几年,地方养老基金开始探索投资经营。2012年3月,广东省政府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就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中的1000亿元人民币进行投资运营。这一“入市”协议颇受瞩目,被看作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下的基金结余,市场化运营的第一步。

  在这种形势下,《决定》对养老基金入市问题避而不谈,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其实,未谈保值增值问题与养老金空账脱不开干系。

  在2014年12月28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上,社科院发布了《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指出,做实账户的资金额度2007年为790亿元,2013年底增加到4154亿元,而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从1.1万亿元提高到了3.1万亿元。

  显然,个人养老账户无法做实的情况下,养老金“入市”保值增值就是个伪命题。养老金要想真正“入市”,需要个人养老账户尽快做实,需要“历史欠账”尽快归还。

  慧择提示:养老金要想真正“入市”,需要尽快做实个人养老账户。将养老金投资于股市,不仅可以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而且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仍需考虑其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