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名义账户制终得官方首肯

更新时间:2015-02-27 09:41

  【摘要】名义账户制就是把社保账户变成一个银行账户,有清楚的个人缴费记录,将现在个人缴纳的工资的8%和企业配比的20%全都记入个人账户。据报道,目前,呼吁多年的名义账户制,终得官方首肯。

  养老金并轨余音未散,名义账户制呼声再起。

  2014年1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下称《报告》),领头撰写《报告》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所所长郑秉文认为,个人养老金账户向名义账户制转轨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社保制度的方向,可以使“社会保障公平和效率问题相辅相成”。

  其实,名义账户制并非首次提及,社科院的相关报告也并非2014年才开始强调,只不过,一直未得到官方的正面回应。然而,当天出席《报告》发布会的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明确指出,当前统账结合的制度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个人名义账户是下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可选择的模式,并表示“改革不能再等,要快”。

  决策层的力挺,无疑加重了名义账户制在养老保险顶层设计中的权重,实行名义账户制呼声渐高。

  诱人的投资回报率
  所谓名义账户制,就是将缴费确定型的待遇发放与现收现付的筹资机制相结合的新制度。其主要特征为:用投资收益率作为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参保人可在退休后按该记账利率累积后的金额领取养老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账户中没有真实资金,仅是对个人缴费进行记账,把缴费和收益都计入账户,作为未来发放的依据。
  在郑秉文看来,在中国目前的高增长条件下,实账上的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几乎不可能取得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增幅的投资收益,甚至连CPI都跑不赢,个人账户基金越大,福利损失就越大。而选择名义账户制,不仅会缓解做实个人账户下的财政补贴压力,个人权益清晰、可携带性强,同样有利于实现基金的全国统筹,其中,最为诱人的则是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十几年工资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二者的回报率加在一起有15%,而占工资8%的个人账户只享受2%至3%的活期利息,但推行名义账户制后,有望在经济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达到8%。媒体人同时了解到,当年的瑞典、意大利、波兰、拉托维亚等欧亚六国均完成了从现收现付制向名义账户制的平稳过渡,克服了转型成本的难题。
  “社保一直强调多支柱的模式,基本养老是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第二支柱,商业保险是第三支柱。目前,这几个支柱都要求做实,当然,做实账户可以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但投资回报率会受到金融危机波动的影响,同时管理费用比较多,因此,三个支柱不需要全部做实,这样反而有利于分散风险。”2014年12月30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社保系主任孙守纪接受媒体人采访时强调,此时进行名义账户制改革是个很好的契机,很多以前的改革难点都可以利用这个改革机会突破一下。
  然而,某大型险企研究员崔鹏对此改革却并不那么乐观,“8%的投资回报率是理论上的推算结果,并且是基于前几十年工资增长率比较高的前提下进行的。而2014年我国工资增长率能否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还是个问题。同时,为预防出现收支不平衡的情况,欧亚六国的名义账户制度几乎都预设了一些自动调节的功能,而我国尚无这方面的配备。”

  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
  唱了多年“独角戏”的名义账户制一下得到官方首肯,除了相应的缴费激励可应对长期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外,与财政针对社保“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状有很大关系。
  多年来,我国养老保险账户出现亏空的舆论不绝于耳,国家也为此从2001年就开始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但这一努力不仅没有成功,问题积累反而越来越严重。人社部数据显示,做实个人账户试点运行13年来,做实账户额从790亿元提高到了4154亿元,但空账规模也已从2007年的1.1万亿元扩大到了2013年底的3.1万亿元,做实账户额与空账额的差距越来越大。
  据悉,截止到2008年,做实个人账户的省份扩大到13个,此后,这个数字再也没有增长过。
  “对于养老金原本就收不抵支的地区而言,财政既要补当期支出的缺口又要补账户,确实很难。如果不用做实个人账户,财政压力将会大大减小。”孙守纪表示,仅就目前做实的个人账户而言,基金根本没有收益率可言,各级政府都意识到将财政资金存在个人账户无异于增加“沉睡”资金的数量。
  一边是不断加大的财政支出,一边是大笔资金的闲置,这种情况下,做实个人账户的声音越来越小。
  “就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而言,目前有些扩大了它的危害性。其实,不管是现收现付制还是名义账户制,本质上都是获得未来产品的要求权,退休后这些货币都可以换得真正的产品和服务。”孙守纪强调,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并轨即将开始,届时,相关人员同样存在个人账户的问题,因此需要抓紧完善这方面的制度设计。
  而此前,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也向本报媒体人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后,个人账户如果不做实,财政压力会轻好多。”
  因此,呼吁多年的名义账户制,终得官方首肯。而楼继伟的表态,似乎预示着养老保险制度天平正在逐渐向名义账户制倾斜。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目前,呼吁多年的名义账户制,终得官方首肯。对此,专业人士表示,选择名义账户制,不仅会缓解做实个人账户下的财政补贴压力,个人权益清晰、可携带性强,同样有利于实现基金的全国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