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公共突发事件有何特性?

更新时间:2015-01-04 16:06
  【摘要】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公共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政府非常重视公共突发事件。那么,公共突发事件是什么?公共突发事件有何特性

  公共突发事件定义: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公共突发事件分类:
  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公共突发事件构成要素:
  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突然爆发、难以预料、必然原因、严重后果、需紧急处理。

  公共突发事件特性:
  1、突发性
  对能否发生、什么时间、地点、方式爆发、程度等都是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来源于三方面因素:有些突发事件由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有些爆发于人们的知觉盲区;有些爆发于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
  2、复杂性
  往往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总是呈现出一果多因、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复杂状态。多变性,处置不当可加大损失,扩大范围,转为政治事件。突发事件防治的组织系统也较复杂,至少包括中央、省市及有关职能部门、社区三个层次。
  3、破坏性
  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标志,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还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4、持续性
  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突发事件从未停止过。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次数,减轻其危害程度及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无数次突发事件使人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成熟,行为更加理性。突发事件一旦爆发,总会持续一个过程,表现为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持续性表现为蔓延性和传导性一个突发事件经常导致另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

  公共突发事件应对对策: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3、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4、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5、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关部门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
  6、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持续性等特性。此外,自2006年起我国已初步形成应急预案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