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正在加大

更新时间:2015-01-12 14:48

  【摘要】我国的票据市场业务多年来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票据市场总体规模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不过,据报道,目前,我国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正在积聚、加大。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正在积聚、加大。”“监管必须要加强,容不得有任何的含糊和犹豫”。11月27日,原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其参与撰写的《中国票据市场投资报告2014-2015》发布会上如此对媒体人表示。这是国内首份票据市场研究报告。

  杨凯生认为,几个因素叠加导致了票据业务的风险正在加大。一方面,受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等因素的影响,银行的资金成本正在不断抬高,票据业务的利率风险也随之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快速发展,票据市场参与主体迅速增多,各类机构在票据审验、保管等基础工作上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连‘票据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背景’这项基本要求也不一定能落实到位”。

  尽管直言票据市场的风险,但杨凯生并未否定票据市场发展的意义。“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样的机构从事票据业务都要依法合规的开展,它到底给不给它戴一个影子银行的帽子是其次,关键是依法合规的监管,要规范、要有序,要避免对正常的金融秩序的一种冲击。”

  他同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未来一定时期内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增速将放缓,“票据贴现规模的增长也将进一步趋于平稳”。

  票据市场分化明显
  2001年以来,我国票据市场增长迅猛。《报告》显示,2001-2013年,全年票据承兑量由1.27万亿元增长至20.3万亿元,年均增幅26%;全年票据贴现量从1.76万亿元增长至45.7万亿元,年均增幅达31.2%;承兑余额亦由0.51万亿元增长至9万亿元,年均增幅27%。但快速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全国各地“均等受惠”,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分化。
  《报告》指出,区域票据市场的发展与对应地区经济结构的相关性较强,并且受票源、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等因素影响也较大。在实体经济中,票据的签发与使用主体为中小企业,同时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因此,民营经济活跃、中小企业众多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票源较为丰富。同时,两个地区的金融业较为发达,金融机构参与票据市场的程度较高、竞争较为充分,再加上近年来票据中介机构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票据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
  《报告》援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电子商业汇票运行情况相关数据,认为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明显,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自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截至2014年上半年,票据市场发展活跃的东部地区电票累计承兑量、累计贴现量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73%、75%,而中西部地区电票业务发展相对缓慢。
  此外,从票据市场行业集中度来看,《报告》显示,在面向企业提供票据融资的金融机构中,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利用网点与规模优势,票据贴现余额在行业占比较大,处于主导地位。近年来,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加大票据融资业务的开展力度, 票据贴现余额增长较快,行业占比明显提高。今年第三季度末,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票据融资余额1.27万亿元,在行业占比46%,较2010年末下降了4个百分点;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1.1万亿元,在行业占比为41%,较2010年末提高了9个百分点。

  创新双变量:网络、证券化
  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下,票据市场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互联网化,产生了P2P票据业务。
  目前,包括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银行系,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系,以及以票据宝为代表的专业平台系,在P2P票据市场相互竞争。
  对于这种竞争态势,深圳市票据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李华军表示,由于传统银行分工体系和制度非常健全,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同等条件下,10个50万票据的客户和一个拥有500万票面额的客户,银行肯定选后一个。”而专业票据平台做的业务“大部分是50万面额的票据,很多都是银行不愿意做或是做不了的业务。”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票据业务部副总经理沈佩军则表示,银行对小额票据缺乏热情,还有一层无可奈何的原因。“拿直贴来说,如果银行做了一单50万的,监管会去检查相关的跟单资料,但中小企业的真实交易背景跟单资料往往并不齐全”,这对银行自身品牌、信誉的影响比监管部门的处罚还更严重。因此,沈佩军要求她的市场人员“如果没有(跟单资料)就不能做”。
  与此同时,票据市场的创新还有一个重要变量,即资产证券化。
  今年以来,资产证券化一直在提速。5月,央行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明确表示,金融机构应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常规发展。9月,银监会发文,明确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化 (MBS)。市场方面,据21世纪经济报道媒体人不完全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专项资管计划在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已超过,总量超往年总和。
  《报告》认为,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加速发展,票据资产相对于普通信贷资产本身就具有安全性、流动性的优势,作为银行优质信贷资产之一的票据业务资产证券化各项条件正趋于成熟。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2013年全国票据承兑量达到20.3万亿元,且2008年以来承兑业务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速,可以预见未来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空间非常巨大。
  但《报告》同时也指出,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还主要局限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资产,资产来源太过单一;发行渠道与市场主体亦需进一步扩容。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目前,我国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正在积聚、加大。对此,专业人士表示,几个因素叠加导致了票据业务的风险正在加大。一方面是银行对小额票据缺乏热情,另一方面是资产证券化主要局限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资产,资产来源太过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