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防范和化解劳动者未来的、未知的养老风险。养老保险基金就是为防范这种风险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资金储备。不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那么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又有哪些解决措施呢?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的基础,是实现老有所养的根本,基金的安全与完整,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对社会保障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养老保险资金量较大,涉及部门及人员较多,管理层次及环节相对复杂,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造成基金“跑冒滴漏”,使基金管理存在着安全隐患。目前,基金管理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管理。笔者就此作了一些探索,谈点粗浅看法:
一、当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征收难度高 支付压力大
社会保险费改由地税部门征收后,政府仍将征收任务下达给人社部门,税务部门只是按照社保经办机构下达的征缴计划坐等企业、个人上门缴费,对于企业陈欠的养老金,地税部门不去催缴,而社保经办机构不是社会保险费征收主体,只能发发催缴单、上门做做工作,而缺乏刚性手段,企业养老保险费陈欠清欠工作成为瓶颈。部分企业老板为了利益最大化,不愿给职工参保,不为保障买单;还有企业老板为降低用人成本,选择性为职工参保,使得企业漏保漏报、少保少缴,甚至不参保的现象屡见不鲜;也有部分职工缺乏参保意识,认为自己年青不愿过早参保,还有个体参保人员缴费满15年就不再缴费了;这些因素导致社保基金征收难度增大,根本不能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为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这些年,纳入了大批往前补缴费人员,这些补缴虽然增加了当年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增加了未来基金支付的压力。在基金支出方面,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看起来比以前科学、合理了,但由于这几年退休人员每年都按10%上调养老金,所以退得越早,调的次数越多,增加的养老金也越多。完全体现不出多缴多得,少缴少得养老保险公平性,导致部分参保人员想方设法提前退休,企业女行管人员按规定应55周岁退休,而大多数人员要求50周岁退休,从而减少了基金收入增加了基金支出,加速基金支出的风险。在基金支出管理上,也存在挤占、挪用基金的现象,特别是纳入省重点困难补助的市县,地方政府认为企业养老保险有省级财政给予补助,缺口越大,省级补助越多,就把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诸如事改企人员生活补贴等类型的费用,交由企业养老经办机构代发垫支,有的地区甚至要求直接从基金中列支,挤占基金,侵害了企业参保人员的利益。
2、基金不理财 增值保值难
现行社保基金财务制度规定,财政部门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的意见,在双方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及时将基金按规定用于购买国家债券或转存定期存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养老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基金的存储实质上是由财政部门管理,养老基金存储方式、定期存款能否及时转存,都由财政部门掌控,往往造成基金存储方式不合理、转存不及时,有的银行对养老基金优惠利率政策也没有完全执行到位,造成基金流失。如XY县2014年1-6月份财政专户活期存款平均额在24587万元,按定期三个月的利率计算,利息为350.36万元,而实际财政结息为34.62万元,少结息315.74万元;在个体缴费征收环节中,地税委托银行、邮政局代收的养老金,不能按日划转财政专户,甚至每天征收的养老保险费先存入银行(邮政局)自己账户,再分次划转国库,什么时候划,划转多少,由银行和地税掌握,养老基金沉淀在代收银行(邮政局)、国库,造成利息被侵占,养老基金不同程度上的贬值,更谈不上基金有效增值保值了。
3、报表数据虚 人为预决算
2010年,国务院颁布《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保基金预算制度,2013年,财政部会同人社部正式编制社保基金预算,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标志着社保基金的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也是社保基金监管制度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社保基金筹集和使用实行预算管理,可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强化社保基金的监督管理,提高社保基金运行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社保基金预决算过程中存在着人为因素,往往根据上级考核指标的要求,报数据、做基金预决算,数据缺乏真实性,基金预决算存在与事实不符;同时,企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关联到困难市县省补资金的核拨,与基金征收扩面任务挂钩,导致基金预、决算数据偏大,实际数据与报表数据的差异较大,严重影响预算报表质量。
4、预警机制差 防患能力弱
近年来,受小康扩面、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保、个体人员前补缴费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不断扩大覆盖面和不断调高缴费基数形成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快速增长,超过了基金支出的增长,使得各地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不断增加,但这种基金收入的增长是有限度的,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社会保险扩面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得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呈刚性增加,一旦当期基金入不敷出,基金赤字的风险很快就会到来。所以关注基金收入的增长因素、基金支出的有效控制、基金结余的保值增值至关重要。但由于相关部门各自独立,缺乏沟通,且现任领导只关心任期内的政绩,为完成当年目标甚至采取预收社保费的办法,对未来基金的运行情况漠不关心,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预警分析也就无从谈起了。
5、监管不到位 跑冒滴漏多
按照现行规定,社保基金监管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各负其责,此外还有社会监督。三个职能部门都是政府的,而社会监督信息不对称,力度十分有限。从实践看,这一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即使有了社保基金谁也不得随意动用的“高压线”,但如果缺失外部权力的制约性监督,地方领导挪用基金的现象还是难以避免。此外,社保机构内控制度不完善,有章不循,稽核力量不足,加上缺乏有效防范职务犯罪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弄虚作假,侵占基金的现象依然存在,家属冒领养老金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二、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建议
1、明确部门职责,规范收支管理
政府应将养老保险征收、扩面任务分别下达地税、人社部门,并进行考核,强化地税部门的征收力度。地税部门要切实履行起及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的责任,依法采取多项举措强制征收,确保社保基金应收尽收。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应树立全局意识、长远意识和基金风险意识,严格控制基金支出,做到不该支出的一分也不能支出;再次,制定严格的业务操作流程,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控制长效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2、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基金收益
从制度上规定地税、财政、人社三部门对基金的共同管理。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相互监督,一方面,减少基金征收的中间环节,及时将基金存入社保专户,用足社保基金银行存款利率优惠政策,将活期存款和到期的存款转存定期,增加基金利息收入;另一方面,拓宽基金投资渠道,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规定进行投资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
3、弱化指标考核,还原数据真实
编制基金预、决算报表是为了掌握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影响基金运行的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只有真实、客观的数据才能科学反映基金运行情况。养老保险是民生事业,应弱化对养老保险数据指标的考核,使报表真实反映出一个地方养老保险运行的情况,让决策者掌握养老保险运行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正常、有效的基金风险预警机制。
4、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基金审计
加大基金监管力度是维护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长期任务。只有不断强化内外监管,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基金的安全完整,减少基金风险。
一是社保经办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在征收环节抓好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在支付环节,严格新增离退休人员的审批,加强动态核查,严防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在社保基金的征收、支付、资金管理等重要环节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原则,从源头上防范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等不法行为发生。
二是加强审计、财政监督。审计部门应建立年审制度,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财政部门要加强基金征缴、支付、投资、预算、决算等各个环节的监管职责,及时检查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增收节支,堵塞跑冒滴漏。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
三是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的收支、结余、收益情况,将社保基金的运营纳入社会公众和监督机构的双重监督之下,防范社保基金运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当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主要存在五大问题,即征收难度高,支付压力大、基金不理财,增值保值难、报表数据虚,人为预决算、预警机制差,防患能力弱以及监管不到位,跑冒滴漏多。面对这些问题,专业人士表示,政府不仅要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地税部门的征收力度,还要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基金收益。
达尔文10号重疾险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277 浏览
限时放宽!给父母买长相安长期医疗险,免体检和人工核保啦!
慧择小马老师|1025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