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中国的通缩风险的确不容小觑

更新时间:2017-08-27 06:24
  【摘要】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今年以来的各项指数。从数据来看,我国各项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在此情况下,通缩风险值得警惕。

  市场上对中国是否会陷入通缩的争论愈演愈烈。有观点认为目前国内前三季度GDP实际增速依然在7%以上,CPI尽管增幅缩小但仍为正增长,关于国内陷入通缩或者出现通缩苗头的证据仍显不足。通常我们习惯用CPI这一数据来衡量通胀或通缩,但还是稍显片面。PPI已经连续31个月负增长,对生产企业来说早就已经进入通缩状态,企业的生存愈加艰难,预示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的风险较大。另外从GDP名义增速来看,2013年中国GDP名义增速降至9.5%左右,相比2011年17%的名义增速已经滑落很多,相当于2008年的水平,侧面反映出在价格上的通缩早有迹象。随着GDP实际增速中枢可能出现进一步下降,未来生产企业的通缩压力或通过失业状况反映出来。

  事实上,从目前内外环境来看,中国的通缩风险的确不容小觑。

  首先,美国10月宣布退出QE,预示着美元的中长期升值通道已经打开。一方面,QE的退出可能从价格角度诱发国内通缩。美元升值将导致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影响物价,从而加剧未来一段时间的通缩压力。另一方面,尽管国内目前仍处于资本管制中,美元强势引发的资金回流会对国内资金面形成一定冲击,资产价格或受其影响存在下跌风险。

  其次,国内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仍没有出现较大改观,钢铁业、煤炭业等产能过剩行业尽管面临严峻的亏损难题,但增产意愿并没有削减,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工业品价格难现回暖。

  面对通缩、企业盈利堪忧的困境,市场预期无论是全面降准还是定向操作,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难以避免。但是如果深入分析通缩的传导机制,货币端的操作难以达到成效。PPI已经连续数月的负增长表明工业品价格一直难有起色,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令人堪忧。在整体经济环境疲软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惜贷直接导致货币传导机制的效率大幅降低。所以即使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商业银行整体风险偏好提高的情况下,资金流动性会愈来愈宽松,滞留在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会越来越多,实体经济受到的提振十分有限,这也是欧、日央行面临的尴尬局面。

  慧择提示:不管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是生产者物价指数,今年皆出现下跌情况,这些暗示当前经济形势可能比预期差,供给端的萎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程度或许都比预期严重。在此情况下,中国的通缩风险的确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