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金周长假之前,随着旅游市场的火爆,旅游险每每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长假之后,一些意外事故的当事人由于没有投保旅游险而未得到赔偿,使不少人为之扼腕。其实,保险的原则是随时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障,而不仅仅是旅游期间的保障。
五一黄金周旅游高峰前后,旅游保险又遭遇了一次"阵痛",这似乎成了近年来保险的"必修课",每年两次,每次持续将近1个月。
旅游险的"阵痛"具体表现为:黄金周前投保意识低被拿来说事,黄金周后发生事故得不到保障又被拿来说事。五一长假期间,上海一位游客在泰国旅游时遭遇车祸身亡,由于没有买旅游保险,结果得到的赔付很少,这让人很是无奈,嗟叹保险没能发挥作用。旅游保险的"阵痛"主要由低投保率所引发,有保险却无法发挥风险保障作用,一如机器闲置着不能生产,很是令人惋惜。旅游险的投保率低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有关调查显示,购买旅游保险仅占出游者的20%--30%,黄金周期间流动人次近亿,由于交通工具利用率高、景区人多拥挤、新手驾车出行等因素,使得出险几率大大提高,所以,期间都会发生一些让人猝不及防的意外事故。看到实实在在的风险发生了,人们就会将怀疑、叹息、遗憾的目光投向保险,就如同每次空难发生之后,人们往往会诘问航空险一样。
意外险应成为常态
回头看看旅游险,曾经因为强行买卖,让旅游者心生厌恶,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监管部门下令让消费者自主购买,专业旅游险种退出市场,旅游险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其实,旅游险并不是那么专业的,人们出游所需的保险主要为意外伤害及疾病保障,专业旅游险只是提供短期意外等保障,很多保险都具有这些保障功能,如意外险能支付意外伤害医疗费用、弥补失能期间收入缺口,有的还附加了疾病伤害等;交通意外险对乘坐各种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各种交通工具时发生的意外给予保险。这样看来,旅游险并不像"非典"险,需要特定的险种来提供保障服务。
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保险的原则就是随时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障,而不仅仅是旅游期间的保障。
现在旅游险出现了"阵痛",我们发现这种痛有些古怪,很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仿佛只是在旅游的时候需要保险,平时并不需要保险,这跟保险的本意是背道而驰的。无论从保险范围还是保障时间来看,旅游险不应该是"阵痛",旅游所需的保险都是日常应具备的"常规"险种。
解决旅游险"阵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提高投保率。消费者不能在旅游高峰来时才突击买保险,而是应该固定拥有意外险等险种,这样每时每刻都能得到保障。保险之所以出现"阵痛",买卖双方都有责任,公众保险意识不强是常被提及的理由,至今,国内保险深度只有3.4%。
亟需加强意外险推广力度
然而在市场经济中,保险还是一种商品,作为市场中的卖方,特别是由于保险的特殊性,保险公司不能指望消费者自动提高保险意识来购买保险,也不能对消费者指手画脚,只能从我做起,尽最大的力量培育市场,消除"阵痛"。
其实,保险公司意外险推广力度不够是导致低投保率的重要原因。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保险公司或者营销员对于意外险特别是个人意外险销售一直缺乏热情,通常只是作为附带险来销售。在个人营销占主导的情况下,各种意外险很难销售得好。所以,保险公司要从普及保险的层面来看待旅游险的销售,不能因为意外险人均保费少就弃之不顾,只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分红险、养老险或者团体意外险等保费收入高的险种上。保险公司在培训营销员时,都会告诉他们,开拓市场要有卖鞋子给不穿鞋者的勇气,那为什么就不能让投保意外险成为常态,而不是在有需要时产生"阵痛"呢?
我们一直在呼吁让保单通俗化,为的是让保险更能被公众所理解。在众多保险中,意外险是最为通俗的保险,航意险就是一个例子。买过航意险的人都知道,投保20元,可以获得40万元的保障,且手续非常简便。距离会产生美,可距离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保险不仅要实现产品通俗化,还要实现销售通俗化,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保险逐渐走下让人看不懂、难以接近的神坛。
既然意外险具有通俗易懂的天然优势,为什么其就不能像卖萝卜、白菜一样,拉近保险与公众的距离,消除它们的神秘感呢?有的保险公司已经把意外险做成卡放在超市里,跟鸡蛋、汽水、电话卡一起卖。还有的保险公司开辟了网上投保、手机投保等渠道销售意外险。这无疑是渠道通俗化的良好开端。消费者看到的保险如此平易近人,一些隔阂会逐渐消除,一旦有了保险需求,随时就可以购买。当保险的销售渠道大众化以后,提高投保率就能找到现实的接口,旅游险等也不必定期出现"阵痛"了。
小神童5号意外险
暖宝保3号少儿门诊险,甲流发烧也能保,能报销的比例更高了!
慧择小马老师|1411 浏览
抵税利器中荷岁岁享护理险,买前必知的13个问题!
慧择小马老师|1475 浏览
短短3天,她帮客户要回了漏赔的100万!
慧择小马老师|352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