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保险业“保险强国”目标明确 “四大挑战”理性应对

更新时间:2017-08-25 08:18
  【摘要】对着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一直给予高度支持与帮助。为了能够促进保险业快速发展,改革创新是关键,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将进一步扩大。

  “保险强国”目标明确
  近20多年来,中国保险业发展虽起起伏伏,但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2013年我国保费规模突破1.7万亿元,跃居全球第4位。然而,无论从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还是从经济社会风险保障和保险需求来看,我国与发达市场的差距还很大。从资产规模来看,美国保险业总资产和银行业总资产相当,日本保险业总资产大概是银行业总资产的80%。反观我国,保险业的总资产才9万亿元,在金融业资产中占比仅为5.2%,而银行业的总资产已高达163万亿元。从保单数量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多人均拥有5张以上保单,而我国人均保单数量不足1张。
  硬币总有另一面,虽然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也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朝阳产业。按照“新国十条”设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四大挑战”理性应对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整个社会对保险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保险业自身对“保险强国梦”充满憧憬且兴奋不已之时,也有学者提出要正视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强调“只有理性地助推其他相关领域的制度变革,保险业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座谈上表示,“新国十条”使得我国保险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保险业仍然需要通过理性和智慧来应对发展中的四大挑战。一是保险业的角色定位风险。保险业是市场化的产物,既要讲大局,更要讲效率,只有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厘清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关系,保险业才能够实现健康发展。二是社会保障的改革影响重大,与商业保险之间确实存在着此消彼涨的现象,只有社会保障真正做到“基本”两个字,商业保险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三是体制性障碍与国民保险意识淡薄的现状不易改变。如果社保改革不同步、金融体制改革不同步、财政政策没有理顺,那么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城乡居民也将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而倾向于依赖政府。四是保险公司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无论是产品开发能力、专业人力、金融手段,还是业务机构、风险管理以及行业形象等都亟待提升。
  “尽管面临四大挑战,但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已经为保险业奠定了雄厚的市场基础。保险业应当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谈及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发力点”,郑功成说,首先要确立保险业的战略地位,一方面要牢记保险业是一种市场机制,它的功能可以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扩张;另外一个方面要在防灾减灾与风险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合理定位保险业,让保险业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其次要明确发展目标,争当世界保险强国,通过各方面的能力建设稳健提升我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再次要理性推动金融、社保等相关领域的改革与政策完善,为保险业未来发展拓展空间。此外,要把握重点开拓的新业务领域,如企业年金与健康保险,在人社部门制定事业机构养老保险改革时保险业也应积极研究对策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可持续发展护航全程
  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则从综合风险防范的角度强调了保险业的功能和作用。他在座谈会上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于2014年年初发表了2014版全球风险报告,把全球风险划分为5大类和31个小类,并从中筛选出2014年最关切的全球10大风险,即主要经济体的财政危机、结构性失业率/不充分就业率高企、水资源危机、严重的收入差距、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措施失败、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更频繁、全球治理失败、粮食危机、某个主要金融机制/机构崩溃、政治和社会严重不稳定,这些都对全球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国十条”的发布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为中国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争取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定基础。”史培军强调保险业要抓机遇、促改革,针对国内外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发展态势,中国保险业必须明确在全球和区域综合风险防范体系中的定位,必须发挥其在国家和地方综合防范体系中的作用,必须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显示出与其他服务业相比不可替代的地位。
  对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灾害保险模式,史培军说,建议建立与完善“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灾害保险模式。各级政府在建立综合风险防范体系过程中应明确保险的功能与作用,同时为保险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全面提高保险深度和保险在应对灾害风险中的保障率,研究制定在发挥保险功能与作用的财政、税收、投资、融资、土地、外贸等政策。中国保险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和计算机在处理大数据中的功能。此外,保险服务应全面渗入经济、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保险在依靠政府和市场推动中各自应有的作用,消除“依赖政府”或“完全市场”的极端倾向,为实现建立现代保险服务业做出贡献。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我国建设“保险强国”的目标明确,保险业改革发展需要找准发力点。此外,保险业需要理性应对“四大挑战”,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