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讯

银行应对236号文措施狼狈 迫不得已或将“赶存款”

更新时间:2017-08-27 10:57
  【摘要】近期银监会下发236号文,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引起了银行业的高度重视。为了应对236号文,各级银行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下面是详细情况。

  银行应对236号文措施狼狈
  佛山资金大户黄杨决定将3000万的资金在昨日购买国债回购,原因是这个季末,他居然没有等到银行的人上门来买存款。“这是很不正常,银行不是几家银行找上门,至少有一家。”黄杨表示,可是这个月没有银行工作人员或者资金掮客上门买存款了。黄杨的3000万资金遇冷正是236号文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之一。据悉,一直以来,为了监管的存贷比考核,每到季末、月末时点的冲存款成为银行的常规动作,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存款月末冲高、月初回落,月末存款偏离度较高,季末尤为突出。不过,9月12日发布的236号文,要求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并出台相关处罚措施。
  随着9月季末的考核时点靠近,236号文的影响开始出现。“以往这个时候大家各出奇招拉存款冲时点,现在除了拉存款外,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存款偏离度要求。”一家国有银行海珠区某支行行长表示,对于基层支行而言,影响很大。
  从业内获悉,各级银行正在通过各种方法应对236号文。一家股份制银行一线工作人员说,目前该行冲存款的时间临时通知该在9月25日和10月10日。某国有制银行华南分行给各家支行针对存款偏离度专门下发了一份全行新的考核办法。办法规定,其中最核心的是增设了“月末存款偏离度”扣分指标。“要求各个支行的考核指标不能超过2 .5%。”上述国有大行华南某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存款新增量的考核要求不变,但同时增加了月末偏离度考核。一旦超过偏离度范围的存款,内部将不再计价,支行领导也会被因此问责。
  “目前其实大家都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其实应对措施都非常狼狈。”一家银行工作人士表示,按照以前银行的操作方式,月末偏离度肯定都超过3%。而要完成236号文从根本上说应该提高日均存款,但银监会的文件12日才出台,从总行到分行再到支行,层层出对应的考核,基层支行要拉高日均存款已经非常难了。

  银行迫不得已或将“赶存款”
  根据236号文的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的计算公式是,(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这意味,要符合条件,要不提高日均存款,要不压缩最后一日各项存款两种方式实现。据悉,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各家银行的普遍做法,一是在最后一日前冲高日均存款。出现部分银行将存款冲时点时间提高到25日,此外,就是减少最后一天的存款量。上述国有银行工作人员说,该行从8月已经提前考核日均存款,目前日均存款做得比较好的支行,还可以在最后冲一把存款,但若日均存款做得不好的支行,无奈之下,还要在月末请客户把存款转出去几天。
  一家前国有银行一级支行行长表示,考核存款偏离度对各家基层银行的影响不一。如以往存款构成主要为财政存款或者国企存款的基层支行,日均存款较为稳定,影响较小,但是对于平时就一直靠季末、月末冲时点的基层支行而言,这种考核的影响是非常致命的。为了提高日均存款,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行动,广东本土一家农商银行就对合作的小贷公司要求,在此前小贷公司结算业务上,要求增加其他有关利息账户、本金账户以及公积金账户等结算户的开设,以长期稳住存款。

  未根本解决存款问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高级经理鄂永健认为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存款波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鄂永健指出,通过对银行施以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的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银行在月末最后几天拉存款的行为,有利于平抑存款波动。但根据计算公式,若银行将拉存款的时点适当提前,比如从中下旬开始,就基本可以保证月末的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存款波动很可能从之前的“时点波动”变为“波段波动”。
  此外,他认为,在外汇占款增速放慢、金融脱媒加快、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背景下,银行存款增速呈趋势性放缓。而为稳定经济增长,信贷需要保持一定增速。只要存贷比约束仍在,信贷投放就需要相应的存款增长,银行对存款的追求就不会根本改变,在此情况下,“冲时点”改为“拼日均”,存款市场竞争仍很激烈。
  除了银行策略的变化外,鄂永健特别提醒,存款偏离度管理可能将对信贷和社会融资成本造成影响。他指出,存款偏离度监管可能会增大银行存款吸收难度,比如,如果将表外理财从之前的月末到期改为20日左右到期,期后的存款持续留到月末难度很大。不排除出现阶段性存款增速进一步下降、负债成本上升从而限制信贷投放能力和抑制融资成本下降的可能。鄂永健表示,长期来看,应从取消存贷比监管、推广大额存单发行、加快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着手,以根本解决银行自己的考核问题。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236号文要求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能超过3%,银行应对236号文措施狼狈。受此影响,银行迫不得已或将“赶存款”,但236号文未根本解决存款问题。